与教师的素质“三观”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高素质不仅表现在文化素养、智慧技能上,首先应表现在教师的观念上。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有高超的教学技能,而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是不可能实施好素质教育的。教育实践证明,教师的事业观,学生观,教学观正确与否(或者说是先进,还是落后),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一、教师要树立积极的事业观国家未来的主人,今天就坐在我们的教室里,教师担负着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建设者的任务。人们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人们把教师比作人梯:帮助他人登上高峰,自己总在地上。这是对教师职业高尚的赞誉。同时也产生了对教师职业苦、忙、难、小,需要敬业和无私奉献的评价。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评价呢?教师要用积极的事业观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积极的事业观要求教师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去认识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人们对待事物的心态不同,其结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我们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总认为自己从事的是“苦、忙、难、小”的工事,而被动地敬业,不自觉地奉献,那么,我们的事业就很难获得大的成功。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我们就会感到“苦中有甜,忙中有乐,难中有趣,小中有大”,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敬业,更觉乐业。许多教师一见到学生就会忘掉自己的烦恼;许多教师在假期中,总盼望着早些开学;许多教师把克服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当成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检验;许多教师看见学生取得成绩,自己比学生还高兴……这样树立起积极事业观的教师,他们是事业的主人。教师积极事业观的树立,必将为推行素质教育,获得事业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使每一名学生都成为素质教育的本。全面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相信每一名学生都会获得成功(尽管学生获得成功的内容、方式,先后时间会有不同)。其实,学生之间一开始的差异是不大的,如果有的学生到后来有了差异、没有获得成功,一定有其原因,我们应该寻找原因,研究问题,更换教育方法,激活潜能,这样,每个孩子一定能获得成功。全面的学生观要求教师科学地评价学生。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指挥捧下,分数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造成“优生”片面发展,“差生”畸形发展的重要原因。教师的工作在于使学生在教育力量的推动下,软弱者变得坚强,懒惰者变得勤奋,不知者变得有知,无能者变得多能,体现对学生终生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坚持全面评价学生,正面评价学生的原则,鼓励学生上进,激励学生成功,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一位教师对一名学习较差学生的评语是这样写的:“该生能坚持到校学习,上课有时能用心听讲。但是,经常不做作业,学习成绩差。希望尽快改正缺点,争取语、数两门功课能够及格。”另一位教师对一名学习较差学生的评语是这样写的:“运动场上,你英姿飒爽,远远地把别人抛在后面;写字课上,你挥毫泼墨,那漂亮的毛笔字尽在你的笔下;同学们羡慕你,我也为你高兴,你真棒!知道不,文化知识学习与体育、书法一样,只要认真领悟,再加上勤奋努力,就能成功。在学习上,我看你照样能行!”上述两位教师对同一类学生采用了不同评价方式,反映出不同的学生观。前者对学生的评价不能说不真实,但没有激励因素,对学生没有多大帮助。后者从学生的优点入手,
教师的素质“三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