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免疫治疗和疗效评价外科治疗放疗免疫治疗化疗目前的肿瘤治疗方案目前肿瘤治疗的疗效评价标准 WHO 疗效评价标准 RECIST 疗效评价标准 mRECIST 疗效评价标准 WHO 疗效评价标准化疗药物是通过肿瘤缩小量来评价其抗肿瘤作用的, 1979 年 WHO 确定了实体瘤双径测量的疗效评价标准。二维双径测量以最大径(a) 及其最大垂直径(b) 的乘积代表肿瘤面积 ba WHO 疗效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评价哪些病灶?所有的还是部分的? ?在初始评级时,如何界定可测量的最小病灶尺寸? ?肿瘤病灶有可测量、可评价、不可测量但可评价的差别, WHO 标准对此没有给出统一的要求; ?过高评定 PD( 双径乘积增大 25% ,相当于体积增大 43%) ,使得一些病人过早地失去了治疗机会; ?对已广泛用的检查结果如 CT和MRI 并未提及; ?某些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能反映肿瘤病期及疗效,但 WHO 标准对此没有提及。 RECIST 标准的诞生?在WHO 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采用简易精确的单径测量代替传统的双径测量方法,保留了 WHO 标准中的 CR、PR、SD、PD。?首次在 1999 年美国的 ASCO 会议上介绍,并于同年的JNCI 杂志上正式发表。 RECIST 标准的优点?创建 RECIST 标准的理论基础: 肿瘤直径的变化较双径乘积的变化能更好地反映肿瘤细胞数量的变化。?RECIST 标准较 WHO 标准的优点: 更科学的理论基础; 简化测量步骤; 减少误差; 重复效果更好。 WHO 与RECIST 疗效评价标准比较疗效 WHO (两最大垂直径乘积变化) RECIST (最大径总和变化) CR所有病灶消失维持 4周所有病灶消失维持 4周 PR缩小 50% ,维持 4周缩小 30% ,维持 4周 SD非PR/PD 非PR/PD PD增加 25% 病灶增加前非 CR/PR/SD 增加 20% 病灶增加前非 CR/PR/SD 肿瘤的直径( RECIST )、面积变化(WHO) 体积的关系直径面积体积缓解减少 30% 减少 50% 减少 65% 减少 50% 减少 75% 减少 87% 进展增加 12% 增加 25% 增加 43% 增加 20% 增加 44% 增加 75% 增加 25% 增加 56% 增加 95% 增加 30% 增加 69% 增加 120% 最长径之和: Target Lesions Sum of Longest Diameter (Shish Kabob) 治疗后如出现坏死、液化,则需重新划定经线,尽量避开坏死区域。
肿瘤免疫治疗评价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