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幼儿园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幼儿园安全知识培训2015年10月1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2、幼儿园保教人员应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2幼儿期的安全管理重中之重幼儿期是一个稚嫩的、脆弱的、需要成人精心照顾和保护的时期。 ——大肌肉的迅速发展使幼儿具有爱玩好动的特性; ——幼儿的思维和行为活动带有明显的随意性,控制、调节自己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很差; ——幼儿的好奇心特别强,缺乏生活经验,对周围环境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判断力差。 故此,幼儿期幼儿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关注幼儿的安全,尤为必要。3一、什么是幼儿园安全事故?是指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和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它主要是幼儿在幼儿园内发生的人身伤害,也包括幼儿园组织的外出活动(如郊游等)中发生的人身伤害。4二、幼儿伤害事故的主要类型1、幼儿游戏时受伤;2、因教学设施原因引起事故;3、儿童走失事故;4、幼儿被他人接走事故(离婚的无监护权或犯罪分子);5、由于体罚或变相体罚原因所造成的事故;6、外来人员侵犯所发生的事故; 7、幼儿园组织园外活动引发的事故;8、幼儿自身原因导致的事故,如幼儿自身残疾、自身疾病等。5幼儿自身问题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是还未成熟。他们知识经验匮乏,活动欲望强烈但身体协调性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这个时期的孩子天性好动,好奇心强,随心所欲,喜欢冒险,有“不怕危险”和“勇于猎奇”等心理特性,对周围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就是由于这些特殊的身心特点,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使他们无法躲避和应对,从而受到伤害。6导致安全事故的几种行为1、自伤行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有所增强,自我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断出现,这些意识和行为的出现,使得孩子能够不断地适应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引导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幼儿吃饭时,不正确地使用筷子,容易导致筷子戳到喉咙;再如,一些孩子出于热心,会学着大人的模样,主动给周围的小朋友倒热水亦或用水果刀削水果招待小伙伴,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而“祸及自身”。幼儿了解世界,除了用眼看、用手摸,还喜欢用嘴尝,因此误食、误服也是意外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玩具零件、纽扣、笔帽、图钉,到老鼠药、农药、外用药,乃至胶水、汽油、水银、强酸、强碱等,幼儿误食、误服的东西可谓五花八门。7导致安全事故的几种行为2、他伤行为。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不仅使孩子们增长智慧增强体能,同时也增进了小朋友间的友谊。但事物的发展总是辨证的,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意外,比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投掷飞碟时,一飞碟恰巧碰到一幼儿的眼睛,致使其左眼失明;另外,一些幼儿在相互玩耍追逐奔跑过程中,因未能注意路滑而导致摔倒;也有的由于忘情地游戏致使相互间发生碰伤。3、互伤行为。幼儿在嬉戏玩耍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相互间争执玩具或是“舌战”等,为了体现一下自我强大的一面,有时竟升级为“角斗”行为,其结果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其实例就不胜枚举。8小结幼儿园在幼儿生活中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幼儿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地方又往往是那些幼儿活动较多的地方。因此,老师在保护幼儿免受伤害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9三、幼儿园事故案例分析10

幼儿园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回忆笑一笑
  • 文件大小1.14 MB
  • 时间2020-10-1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