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顺序控制设计法(又称功能表图设计法或状态流程图设计法) 实际上属于逻辑设计法的一种。顺序控制设计法最基本的思想是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 Step )],并利用编程元件(如辅助继电器 M和顺序控制继电器 S)来代表各步。这种设计方法容易被初学者接受,程序的调试、修改和阅读也很容易,并且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功能图并不涉及所描述的控制功能的具体技术, 是一种通用的技术语言。因此,功能表图也可用于不同专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图示为功能图的的一般形式。它的组成要素有: 步、转换、转换条件、有向连线和动作等组成。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 1)步与动作(1)步的划分:分析被控对象的工作过程及控制要求,将系统的工作过程划分成若干阶段,这些阶段称为“步”。步的划分应以 PLC 输出量状态的变化来划分,因为我们是为了设计 PLC 控制的程序,所以 PLC 输出状态没有变化时,就不存在程序的变化。步:根据 PLC 输出量的状态划分,只要系统的输出量状态发生变化,系统就从原来的步进入新的步. 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 1)步与动作所示,某液压动力滑台的整个工作过程可划分为四步,即: 0 步A、B、C均不输出; 1步A输出; 2步A、C输出; 3步C输出。在每一步内 PLC 各输出量状态均保持不变。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 1)步与动作步:也可根据被控对象工作状态的变化来划分,但被控对象的状态变化应该是由 PLC 输出状态变化引起的,如图 b)所示,初始状态是停在原位不动,当得到起动信号后开始快进, 快进到加工位置转为工进,到达终点加工结束又转为快退,快退到原位停止,又回到初始状态。因此,液压滑台的整个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停止(原位)、快进、工进、快退四步。但这些状态的改变都必须是由 PLC 输出量的变化引起的,否则就不能这样划分。例如:若从快进转为工进与 PLC 、工进只能算一步。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 1)步与动作(2)步的表示:步在功能图中用矩形框表示, 框内的数字是该步的编号。步分为初始步、工作步两种形式。①初始步:顺序过程的初始状态用初始步说明。初始步用双线框表示,每个功能图至少应该有一个初始步。②工作步:工作步说明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当系统正工作于某一步时,该步处于活动状态,称为“活动步”。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 (1) 步与动作 3 )动作: 所谓“动作”是指某步活动时, PLC 向被控系统发出的命令,或被控系统应该执行的动作。动作用矩形框中的文字或符号表示,该矩形框应与相应步的矩形框相连接。如果某一步有几个动作,可以用图示中的两种画法来表示,但并不隐含这些动作之间的任何顺序。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 - 1)步与动作(3)动作当步处于活动状态时,相应的动作被执行。但应注意表明动作是保持型还是非保持型的。保持型的动作是指该步活动时执行该动作,该步变为不活动后继续执行该动作。非保持型动作是指该步活动时执行,该步变为不活动时动作也停止执行。一般保持型的动作在功能图中应该用文字或助记符标注,而非保持型动作不要标注。?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模块 4 自动生产过程控制 - 2)有向连线、转换、和转换条件步与步之间用有向连线连接,并且用转换将步分隔开。步的活动状态进展是按有向连线规定的路线进行。有向连线上无箭头标注时,其进展方向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如果不是上述方向,应在有向连线上用箭头注明方向。步的活动状态进展是由转换来完成。转换是用与有向连线垂直的短划线来表示。步与步之间不允许直接相连,必须有转换隔开,而转换与转换之间也同样不能直接相连,必须有步隔开。转换条件是与转换相关的逻辑命题。转换条件可以用文字语言、布代数表达式或图形符号标注在表示转换的短划线旁边。?前导知识任务 4-1 传送带控制
顺序功能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