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的关键是真抓实干
胡锦涛同志2004年1月12日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这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一要求,关键在于真抓实干。
一、充分认识不真抓实干的危害性
求真务实,是共产党人党性的根本要求,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政府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抓落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积极的成效,但与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还存在着不抓落实或抓不落实的问题。一是“浮”。工作作风飘浮,不深入、不踏实,犹如墙上芦苇、井中葫芦,立不起来,沉不下去。对中央和上级的政策措施,工作要么照抄照搬,不结合本地的实际,不研究问题,要么文件和讲话中充斥着套话、空话。满足于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缺少严格的督促检查。二是“懒”。没有争创一流业绩的劲头,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缺乏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精神,办事拖拉,不讲效率,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该干的事不干。三是“散”。作风涣散,组织纪律性差,随意对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甚至无视其科学性,割裂其完整性,只取所需,为己所用,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四是“粗”。工作粗枝大叶,敷衍了事,抓而不实,抓而不力,满足于
“差不多”。五是“怯”。水平低,能力差,一遇问题就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怕字当头,患得患失,一提落实就发憷(chu),碰到问题躲着走。六是“吹”。爱说大话,好放空炮,光打雷不下雨,习惯于豪言壮语,只有唱功,没有做功。七是“虚”。华而不实,虚报浮夸,摆花架子,搞假招子,追求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工作没做多少,汇报却头头是道。
这些不愿、不敢、不善于抓落实的根本原因在于,有些领导干部淡化甚至忘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个人主义作怪。对这些问题,人民群众很有意见,也深感忧虑。如果我们不加以反对并及时纠正,任其发展,积弊成疾,就会导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落不到实处,发生政策落空,政令不畅现象;导致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停滞不前,错失发展机遇;导致干部作风松散浮夸,损害党群关系;导致一些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甚至酿成严重的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二、真抓实干是根本的工作要求
真抓实干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共产党人的科学态度和根本工作要求。在今天,强调真抓实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深刻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认为认识来自实践,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抓实干具有实践性特征,是人们把决策变为行动,从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真抓实干,才能把
“知”变为“行”,把理论变为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符合人们意愿的变化,达到科学地认识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目的。真抓实干,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第一的基本观点,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要求。当代雷锋郭明义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一个行动抵过万句口号。工作和事业是干出来的,想法再好,本事再
求真务实的关键是真抓实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