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制日期:2016年4月 SDS 编号:zckj-003产品名称:丙醇 版本:2016版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1-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propylalcohol中文名称2:正丙醇英文名称2:n-propanolCASNo.: 71-23-8分子式:C3H8O分子量::重庆增程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地址:重庆市涪陵区龙桥工业园区邮编:408121 传真:023-72133218联系电话:023-72132616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及电子工业上用作脱水剂及清洗剂。测定钡、钙、镁、镍、钾、钠和锶等的试剂。 色谱分析参比物质。电子工业用。在许多工业和消费产品中,异丙醇用作低成本溶剂,也用作萃取剂。欧洲溶剂工业集团(ESIG)称,2001年欧洲中间体需求占到异丙醇消费量的32%,有14%的异丙醇用作防冰剂,13%用于油漆和树脂,9%用于药物,4%用于食品和3%用于油墨和粘合剂。异丙醇还用作油品和胶体的溶剂, 以及用于鱼粉饲料浓缩物的制造中。低品质的异丙醇用在汽车燃料中。异丙醇作为丙酮生产原料的用量在下降。 有几种化合物是用异丙醇合成的,如甲基异丁基酮和许多酯。可根据最终用途供应不同品质的异丙药物)。用于制取丙酮、二异丙醚、乙酸异丙酯和麝香草酚等。在许多情况下可代替乙醇使用。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无色透明挥发性液体。有似乙醇和 丙酮混合物的气味,其气味不大。其蒸汽能对眼睛、鼻子和咽喉产生轻微刺激;能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体积)属于一种中等爆炸危险物品。其蒸汽能滚动流过相当长的距离,并能产生 回火。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3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致癌性类别2生殖细胞突变性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吸入危害类别2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3对水环境危害-慢性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也! 8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易燃液体和蒸气,弓I起皮肤刺激,弓I起眼睛刺激,可致癌,可引起遗传性缺陷,可能引起昏睡或眩晕,长期或反复接触引起器官损伤,吞咽可能致命,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害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该产品易挥发成气体进入空气,产品将快速溶解于水中。产品很少被土、砂吸收。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事故响应:如食入,立即就医。禁止催吐。――如吸入,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持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就医。――眼接触后应该用水清洗若干分钟,注意充分清洗。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取出,应将其取出,继续清洗。就医。――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肥皂水和水冲洗。如发生皮肤刺激,就医。受污染的衣着在重新穿用前应彻底清洗。——收集泄漏物。――发生火灾时,使用雾状水、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安全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处储存。――专人保管。•废弃处置:――本品或其容器采用焚烧法处置。物理和化学危险:易燃,易爆,其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与铬酸、高氯酸、高氯酸铅反应剧烈,有爆炸危险。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第3部分成分/-丙醇71-23-8第4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