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怀揣着梦想,今年六月份我从学校毕业,成为一名教师。从最初懵懂的选择,到如今的深深眷恋,尽管短短几个月,“教师”这一职业,对我来说,已变成一份充溢着幸福的事业。
但在这几个月里面对教学工作,我也有许多困惑,一直独自摸索却收获甚微。9月份中旬学校向全体教师推荐了一本书《且行且思做教育》。往后的时间里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确实受益匪浅。而且这本书也解开了我教学中的许多谜团。现有一些体会如下:
首先,当我刚刚翻开这本书读到序言的时候就有所顿悟,让我切实明白了读书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在我心里一直有种错误的理念,觉得学生、课堂、分数就是教师工作的全部,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经验是唯一的成功途径,至于读书好像是学生时代的功课。可是当我看到这本书序言中的这段话才恍然大悟。
书中说“教师读书是关系到教师队伍素质的大事,而教师队伍素质事关教育成败。教师不读书就不会有教育思想、教育思考、教育智慧、教育创新,一句话:就不会有“教育生命”!
明白了读书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后,该读什么书又成了我最大的困惑。值得庆幸的是书中第一辑教师成长,第一篇李镇西老师的《关于读书的话题》一文就这一困惑给了我明确的解答。
李老师在文中向我们推荐了四类读物:第一,教育报刊。第二,教育经典。第三,儿童读书或者说校园文学,包括写学生的书和学生写的书。第四,人文书籍。
其次,让我感触很深的一点就是关于我们和“差生”这一问题的理解。
教师的最大烦恼是“差生”。差生学而不优,习惯不好,纪律松散,精神不振,
“表现不佳”,总是惹出乱子,差生是教师心情不快的诱因,差生让老师心急火燎,急火攻心,火冒三丈,雷霆大发,暴跳如雷,也让教师态度冷漠,冷眼相向,恶语相对,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更使教师无可奈何,烦恼忧虑,焦躁不安,无话可说,无计可施。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段文字时好像觉得作者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尽管教学时间不长但“差生”这一特殊名词带给我的烦恼实在不少。该如何管理和教育差生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我读了霍军老师的《我们与差生—兼论“教学相长”的意义》一文才明白了“差生”是考试评比的必然产物,是激烈的学习竞争制造出的“副产品”。应试竞争存在多久,差生就会存在多久。教师其实永远没有可能在应试机制下消灭差生,甚至“转化差生”,差的转成了第一,原来的第一就变成了第二,原来的四十九名就变成了五十名。既然我们改变不了这一现实我们只有改变对差生的态度。
我们要做到:不焦不躁,为他们忧心,为他们工作,为他们而发展我们的教育技能,这是我们的宿命,更是我们的使命。
最后,也是给我启发最多的一篇文章就是《课堂教学应体现的几个意识》这篇文章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就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让我最为受用的是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要体现整体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一盘棋思想,要树立整体意识和目标意识。在之前的教学中,我往往不能够瞻前顾后,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往往很难构成知识的迁移与联系,有时候刚刚开始一个单元的教学很难做到知识的平衡,现在我懂得站在一册书和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构建知识树,思考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穿插讲练等,然后按计划有目标的开展教学活动,再也没有无从下手之惑了。
二: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主体意识
且行且思做一位幸福的教育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