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 1 、人力资源规划 2 、员工招聘与配置 3 、绩效考评 4 、培训与开发 5 、薪酬福利管理 6 、劳动关系二、常见的人力资源部门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可分为: 1 、低级阶段:人事行政部设置 1-2 个专员,主要负责户口、档案、保险和少量招聘工作。 2、初级阶段: 各个业务模块的组织结构已逐步建立起来, 公司人员一般处于 100 - 200 人, 这时人力资源部的日常性工作已由专人负责,如招聘工作、工资核算等。 3 、中级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各职能更加健全,分别设置招聘、考核、薪酬管理、人事服务、员工培训等职责岗位。 4 、高级阶段:设置人力资源总监、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其下分设人事主管、人事专员、人事助理等岗位, 分级分管招聘、考核、任职资格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 全方位支持企业经营运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支持支持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部门。三、人力资源成本(1 )人力资源原始成本: A .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人员招募、人员选拨、录用安置。 B .人力资源开发直接成本:上岗引导培训、职业生涯管理、培训教育。 C .人力资源开发间接成本:培训期间的生产损失、职业发展辅导人员的时间投入、组织内部教师的时间投入。(2 )人力资源重置成本: A .人力资源获得直接成本:人员招募、人员选拨、录用安置。 B .人力资源离职直接成本:离职补偿费、离职管理费用。 C .人力资源离职间接成本:空职损失、新聘人员不及离职者所导致的损失;离职前离职者工作绩效的损失。四、人力资源规划定义狭义: 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 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预测企业未来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所提供人力资源的活动过程。五、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1、收集有关信息资料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4、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 5、编制人力资源规划 6 、实施人力资源规划 7 、人力资源规划评估 8 、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与修正六、招聘的概念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 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及工作分析, 通过各种方式将有一定技巧、能力和有兴趣人员吸引到企业一定岗位任职的过程。七、招聘需求信息产生的原因 1 、组织人力资源自然减员。如员工离职或调动到其他部门、员工正常退休、短期休假等都会产生岗位的空缺,有招聘的需求。 2 、组织业务量的变化使得现有的人员无法满足需要。 3 、现有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不合理。(1) 分析单位的招聘要求。(2) 分析招聘人员的特点。(3) 确定适合的招聘来源。(4) 选择适合的招聘方法。九、人员招聘的基本程序 1 、准备阶段。包括:招聘需求分析、明确招聘工作特征和要求、制订招聘计划和招聘策略。 2 、实施阶段。招聘工作的实施是整个招聘活动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先后经历招募、筛选、录用三个步骤。 3 、评估阶段。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对策,有利于及时调整有关计划并为下次招聘提供经验教训。十、招聘环境分析(一) 组织外部环境因素经济条件组织作为宏观经济中的微观主体, 其经济活动都会受到外部经济条件的影响, 招聘活动也不例外。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状况是影响招聘计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果需要招聘的劳动力在市场上有充足的供应, 那么招聘信息很容易就能吸引到足够多的申请者; 如果劳动力供不应求则会使招聘活动变得相当困难,不易招聘到适当数量的求职者。法律法规组织在制定招聘计划和实施招聘录用工作中, 必须充分考虑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 防止出现违背相关政策法规的行为, 也避免产品法律纠纷, 以免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必要损失。(二) 招聘的内部环境组织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决定着组织的发展方向。特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计划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任务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的财务预算也会影响人员需求。如果财务预算比较高, 就有条件录用较多数量的人员, 也可以支付较高的工资, 这样就可以招聘到更高素质的人员; 如果财务预算紧缩, 就只能招聘较少数量的人员和支付较低的工资。此外,组织文化、管理风格等内部因素也影响人员招聘工作。十一、确定招聘的原则 1 遵守等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原则; 2 经济效益原则; 3 因岗配人原则; 4 全面考核原则; 5 公平公开原则; 6 协调互补原则; 招聘到最优的人才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而只是手段, 最终的目的是每个岗位上用的都是最合适的人员,达到组织整体效益的最优化。十二、内部招募的主要办法(1 )推荐法 A .可用于内部招聘,也可用于外部招聘。 B .比较有效,成功概率大,但可能会比较主观。(2 )布告法: A .目的在于企业中的全体员工都了解到那些职位空缺,需要补充人员
HR基础知识 - HR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