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轼《赤壁赋》.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苏轼一、个性思想 1、儒道禅融合 2、人生态度乐观旷达二、文学思想 1、强调“明道”“致用”2、“道”非常“道”,而内容更丰富,文学有艺术创造的价值苏轼的思想?1、苏辙记述苏轼的读书过程: ?“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 ‘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2、苏轼: ?“庄子盖助孔子者”,“阳挤而阴助之”(《庄子祠堂记》)。?“儒释不谋而同”、“相反而相为用”(《南华长老题名记》)。?3、结论: ?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苏轼散文创作一、散文总特征: 1、广备众体,出奇无穷 2、长于议论和抒情 3、集前人之大成而加以了发展,形成了自由挥洒、变化无端的艺术风格二、分类及特征?1、史论、政论文好为新奇: ?《范增论》、《留侯论》、《贾谊论》?2、随笔、游记、杂记、赋等感情色彩较浓厚: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日喻》、《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前赤壁赋》?3、小品文言简意深,内涵丰厚: ?《在儋耳书》、《记承天寺夜游》三、苏轼散文的地位?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苏轼散文?《范增论》?从他应该在什么时机离开项羽这一新颖角度阐发开去,议论文人谋臣如何“明去就之分”的道理。?《贾谊论》?先是批评贾谊虽有才能却不懂得表现才能的分寸与时机,让人似乎觉得他的不幸是缘于自身的过错,后半部分却又转入人君应如何对待人才的问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叙画竹之事,忆交往之情、死后之悲,道艺术创作当胸有成竹的规律。?《日喻》?阐明了“道可致而不可求,学以致其道”的观点,强调了认真学》?先是对郦道元、李渤就石钟山命名缘由所作的解释提出怀疑,而后自然地转入自己的游览探察过程,最后引发出“事不目见耳闻”则不可“臆断其有无”的议论,提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道理。苏轼散文?《在儋耳书》: ?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 “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 ”?《记承天寺夜游》: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者耳。苏轼散文——《前赤壁赋》?一、主题: ?是一篇阐述人生哲理的赋。他泛舟于黄州城外的赤鼻矶,联系曹操败于周瑜的赤壁,一时兴之所至,借题发挥,抒写了谪居的苦闷和要求解脱这苦闷的心情。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遭受“乌台诗案”的打击后对人生的看法。?二、结构: ?全文抑扬起伏又层次分明。以对水月的描写为主线、表达自己对宇宙人生的见解。?三、艺术特点: ?1、继承并发展了赋的传统手法; 2、写景、抒情、说理相融为一; 3、骈散结合,韵脚多变。苏轼的诗歌一、总评价: 1、题材广阔; 2、各体兼备; 3、风格富于变化; 4、散文化、好谈论或包蕴道理,好显示才学。二、内容: 1、表现自我; 2、反映现实; 3、歌咏自然; 4、品鉴艺术; 5、描摹风俗; 6、抒写理趣。苏轼的诗?《吴中田妇叹》: ?借田妇的口气诉说当时江南农村遭受天灾人祸的悲惨境况,而人祸实比天灾更甚。?集中地表现了作者对当时封建统治的现实不满的情绪,对苦难的农民给予深切的同情。?艺术风格来说,诗的语言是朴实平易的,具有散文化味道。?《饮湖上初睛后雨》: ?描绘西湖的美。超奇脱俗,恰切适当,还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新城道中》: ?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游金山寺》?前八句: 作者联系自己的思想和身世来描写长江的景物。?第二部分: 描写江中的晚景。?后六句: 把江心的炬火假托为江神见怪,流露出对宦游的厌倦情绪、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这首诗视野广阔,气势纵横,语言奔畅,颇有李白诗的风韵,表现出苏轼性格中豪放的一面。区别在于李白的歌行体更有跳荡飞越之力,而苏轼这一类诗多行云流水之妙。苏轼的诗?《题西林壁》?人的认识无不具有相对性,不可避免地带有各自的局限;而只有从不同方面了解事物之后,又能站在高处,总观它的全貌, 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形象的描绘来说理,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不枯燥乏味。?《惠崇春江晚景》?不仅能紧扣原画,用生动鲜明的文字把画中所表现的内客形象地反映出来,而且发挥了自己的艺术创造性,写出了画家所不可能画出的内容——生命之感和生命的期待。?《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苏轼《赤壁赋》.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