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七不责“卑幼有过,慎其所以责让之者。对众不责,愧悔不责,暮夜不责,正饮食不责,正欢庆不责,正悲忧不责,疾病不责。”—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呻吟语》 1、对众不责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被当众指责,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不服、委屈,更想对着干吧,有可能心里明白,但是“尊严”呀,依旧不肯低头。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再揪着问题不放,喋喋不休的责备孩子了。妈妈爸爸们,是不是体会过,越说越生气。孩子们心里知道自己的错了吗?其实在你一开始训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如果是这样,后续的训斥都是“画蛇添足”啦,起不到作用,反而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的责备,孩子带着沮丧、失落、伤心的情绪上床,也许脸上还挂着泪痕,要么夜不能寐,要么噩梦连连。对于陪读的小学生的妈妈们,大家深呼吸,晚上的时光珍惜哟,睡觉前,要保持快乐! 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饭桌上是难得的大家欢聚的时刻,也很容易成为一些家庭的训话时刻。还能不能愉快的吃顿饭呀?!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往往是大人们把吃饭变成了很无趣的事情。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的时候,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孩子被责备,经脉会立刻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让孩子尽情高兴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当孩子哭的时候,他的情绪还是处于激动的时刻,这个时候,大脑不能进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断,家长在这个时候的指责批评,对于孩子来讲,其实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是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的处方。再来看看五不怨,三代同堂的家庭是现在的常见模式。二宝政策放开,更多的老人投入到“看娃”的事业中。三代同堂养育,妈妈爸爸对待老人的方式,我们需要注意什么?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五不怨不抱怨父母无能,不抱怨父母啰嗦,不抱怨父母抱怨,不抱怨父母迟缓,不抱怨父母生病。 1、不抱怨父母无能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经很不容易,他们那个年代,没有更多的精力,关注我们现在养育孩子关注的问题,例如孩子的技能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培养等。老人们已经做了他们能做的最好的,作为妈妈爸爸,我们没有理由抱怨老人,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我家老头老太太就是这样;我享受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啰嗦老人们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对人生有自己的经历、教训、经验,他们把我们,妈妈和爸爸,养育成人,他们期盼全家人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老人们的抱怨,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渴望我们更好
爱孩子的七不责,对父母的五不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