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位差计测量温差电动势”实验通过“用电位差计测量温差电动势”实验,我学会了补偿法的思想方法,我的思维不断扩展,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有了一定进步。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在金属和半导体中存在电位差时产生电流,存在温差时产生电流。从电子论的观点来看无论电流还是热流都与电子运动有关, 成为热电效应。塞贝克效应: 当两种不同的导线组成闭合回路时,在两端维持一定的电势差,回路中就有一定的电流和电动势产生。热电偶测温差原理: 把两中不同的金属两端彼此焊接组成闭合回路, 若两端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生温差电动势,上述回路称为热电偶。图 3-9-1 热电偶示意图热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动势一般表示为: ????????? 200)TT()TT( 式中的α、β为温差电动势的系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温差电动势与温差是成正比,即)TT( 0????两种金属构成回路有赛贝克效应, 两种半导体构成回路同样有温差电动势产生, 而且效应更为显著。在金属中温差电动势约为几微伏每度, 而在半导体中常为几百微伏每度, 甚至达到几毫伏每度。因此金属的赛贝克效应主要用于温度测量,而半导体则用于温差发电。金属赛贝克效应测温中,铂- 铂铑热电偶可用至高达 1700 ℃的温度; 镍铬- 镍铝热电偶有更高的灵敏度和与温度成正比的电动势;铜- 康铜热电偶在高于室温直至 15K 的温度范围仍具有高灵敏度;低于 4K 的温度可用特种金钴合金- 铜热电偶或金铁合金- 镍隔热电偶。电位差计是一种能够精确测量电源电动势或电路两端电位差的仪器。根据这原理,可以更方便且准确的进行高温下温度的测量。例如, 选用 K 型或 J 型镍铬-铜镍( 康铜) 热电偶。它们比较适用于氧化及弱还原性环境中的测温系统, 其测温范围为- 200 ℃~ 1000 ℃, 热电动势范围为- 9. 835mV ~ 76. 358mV , 由于这些热电偶具有稳定性好, 灵敏度高, 价格低廉等优点, 因而非常适合于便携式测温仪表的使用。图2 为镍铬- 铜镍(康铜)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温度曲线,经过分析,其准确度可达±℃,在- 150 ℃时,其灵敏度可达 38μV/℃。如下图所示: 1 .电位差计工作原理校准工作回路电流:K 合向“标”, 调节 R P,G 示零, 则I 0 =E N /R N 测量: K 合向“测”,调节 B (保持 I 0 不变),G 示零,则有E X =I 0R X =E N(R X /R N) 2. 电压补偿法发原理电位差计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而设计的电压测量工具。先来谈一下补偿原理,如图 2 所示, 要知道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一般用一只电压表并到电阻 R 两端就可以知道其电压值, 但电压表有内阻,电压表显示的电压值小于真实值。图2 图3 关键问题:既要测量出电阻 R 两端的电压值,又不影响被测电路的特征。下面借助外部电路来完成, 如图 3 所示。图中 E2 为可调电动势, E2 与电压表构成第二个回路, 电压表显示 E2 的路端电压 U CD。当U CD <U AB时, 按下电键 T, 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 方向 A→B; 当U CD >U AB时, 按下电键 T, 电流计中有电流通过, 方向 A←B;当U CD =U AB时, 按下电键 T ,电流计中无电流通过,两回
关于“用电位差计测量温差电动势”实验的收获.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