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阴阳学说.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Date药物的发现--有神农尝百草Date经络的起源----从穴的发现开始,点点成线Date针灸的发明----与火的被利用、石器工具有关“人痘接种法”—-是人工免疫的先驱Date针麻、穴位刺激和结扎疗法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中药治疗胆石症、宫外孕、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难治性疾病等取得较大成就。Date中医学西医学方式直接观察理性思辨实践验证形态结构实验观察分析研究角度侧重的是机能活动模式侧重于生命实体原型、物量变化Date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Date阳对立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Date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Date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等阳性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阴代表消极、退守、柔弱等阴性特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阴阳中可再分阴阳,无穷无尽。Date

中医阴阳学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3.19 MB
  • 时间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