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品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特色
1
3
5
2
2
4
6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教材分析
横向梳理
纵向梳理
教材编写意图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横
向
梳
理
人教版二上
苏教版二下
通过生活情境的呈现,结合摆的方法渗透了一一对应思想。
教材分析
横
向
梳
理
现代小学数学二上
北师大版一下
情境图只是生活问题的呈现,没有渗透对应比较的思想,留给孩子的思考空间更大了。
都是借助模型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道理,但
线段图更抽象,北师版的模型更直观、更丰富。
教材分析
横
向
梳
理
北师大旧版
北师大新版
新旧教材中摆方格和摆小棒的意义是一样的,新版中的示意图更能突出比较的思想。
教材分析
一上
快乐的午餐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一下
开会啦
跳伞表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回收废品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求相差)
二上
快乐的动物(在比较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认识倍)
纵向梳理
教材分析
教材
编写意图
特点之一:用一幅图的形式同时呈现加减法两个问题,为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开拓更大空间。
特点之二:通过“三位同学收集塑料瓶”这一生活情境呈现比多比少的问题,帮助学生沟通生活情境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
学生分析
调
研
题
目
调研对象: 一(7)班37人
1. 一辆车有20个座位,有23位小朋友要乘车外出,座位够吗?写出你的理由。
2. 小红有13元钱,小明比小红多5元钱,小明有多少元钱?写出过程
3. 小红有13元钱,小兰比小红少3元钱,小兰有多少元钱?写出过程
回收废品 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