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经典选读:索耶内部审计 -审计报告一一异曲同工内部稽核报告之撰写一、 内部稽核报告内部稽核人员对其稽核结果应提出报告;稽核报告系将稽核人员之发现告知管理阶层,并建议其采取改善行动之一种沟通工具;稽核报告应揭露获悉之重大事项,以免扭曲营运活动之事实或隐瞒违反法令规章之行动;二、 稽核报表的形式稽核报告可为书面或口头,正式提出或非正式提出;依稽核报告提出之时机可分为期中报告及终结报告;依稽核报告的内容可分为完整报告及摘要报告;期中报告可用以沟通需要立即注意之资讯,或传达所检查活动项目之稽核范围改变,或当稽核工作已经展延一段时间后,告知管理阶层有关稽核工作之进展情形;稽核工作结束后,应以书面提出终结报告。对于受查者之上级主管,得提出摘要报告。摘要报告得单独提出,或连同终结报告一并提出。三、 内部稽核报告的目的,有三个主要目的:告知:说明稽核人员之发现,使管理阶层产生警觉;说服:说服管理阶层,使其接受稽核发现的价值及真实性;得到结果:促使管理阶层采取行动,以达到改变及改善的效果;四、 内部稽核报告的表达方法稽核报告之表达可透过下列方法达成目的告知方法产生警觉说服获得接受得到结果唤起行动五、内部稽核报告的方法与要素方法 要素警觉 对于困难、风险或改善机会给予清楚及可理解的辩识;接受 结论有真实及有说服力的支持,并且对结论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证据行动 对于达成所需要改变有建设性及切实可行的方法;六、 稽核报告的品质:稽核报告力求客观、明确、简洁及具建设性,并重视时效;客观的报告应有事实根据、公正、免于被曲解,对稽核发现、结论及建议应毫无偏见地加以表达;明确之报告要求容易了解及合乎逻辑,提供充分之支持性资料,并避免不必要之专业术语;简洁的报告要求扼要、中肯及避免过度琐细;建设性的报告应能使受查者或者机构整体乐于接受并采取改善措施,报告内容及语气应当适当斟酌;时间性的报告要求即时发现报告,以使适时采取有效措施;七、 稽核报告的沟通:内部稽核人员在发出终结书面报告前,应将结论及建议先与适当管理阶层讨论,但舞弊稽核不在此限;结论及建议的讨论,通常系终结会议时或稽核工作中进行。此外,稽核报告之草稿应先照会受查单位主管。讨论及照会之目的,在于受查者有机会对待定事项加以澄清, 及对发现、结论与建议表示看法,以避免稽核人员误解事实或作不实表达;参与讨论人员,可能因组织及报告之性质不同,通常除受查单位主管外,亦包括熟悉详细作业者及其他有权采取改善措施者;八、 稽核报告的内容稽核报告的内容可能因组织或稽核形态等不同而异,但至少应包括稽核的目的、范围及结果。结果可能包括发现、结论(意见)及建议。通常在高级管理阶层要求或稽核人员认为必要时始提出稽核意见;目的应叙明执行此次稽核之原因所要达成之事项;范围应叙明稽核对象及项目。必要时可包括稽核涵盖之期间、稽核程序、抽查程度、及未列入稽核之相关活动项目;稽核发现应叙明所查得之事实,以支持稽核结论及建议,或避免产生误解;结论(意见)系稽核人员就所检查活动项目之发现,评估其影响,表达其整体看法。例如:营运或专案计划的目标是否与组织目标相符;所检查之活动项目是否有效执行;建议应基于稽核的发现,用以促请管理阶层采取改善的行动。稽核人员可能建议改正缺失或增进绩效之方法,亦可能仅建议进一步调查或研究;稽核发现通常系经由比较[标准]与[情况]所得到之结
内部审计经典选读:索耶内部审计-审计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