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第一章? 概述一、按摩适应证二、按摩禁忌证三、按摩注意事项 8 第二章? 常用手法操作规范一、按法二、摩法三、推法四、拿法五、扌衮法六、一指禅推法七、揉法八、点法九、捏法十、拨法十一、叩击法十二、擦法十三、搓法十四、抖法十五、振法六十七、摇法十八、拔伸法十九、屈伸法二十、扳法第三章? 常见疾病按摩手法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 骨伤科疾病一、落枕二、项痹病(颈椎病) 三、岔气四、胸椎小关节错缝(胸椎小关节紊乱) 五、急性腰扭伤六、慢性腰肌劳损七、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八、骶髂关节损伤九、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 十、肱骨外上髁炎十一、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十二、梨状肌综合征十三、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十四、踝关节扭伤十五、跟痛症第二节? 内科疾病 2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 二、泄泻(腹泻) 三、便秘四、胁痛(慢性胆囊炎) 五、不寐(失眠) 六、头痛七、中风后遗症(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八、面瘫病(周围性面瘫) 第三节? 妇科疾病一、月经不调二、痛经三、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四、带下病(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五、乳癖(乳腺增生) 64 第四节? 儿科疾病一、小儿泄泻(小儿腹泻) 二、疳积(消化不良) 三、便秘四、咳嗽五、夜啼六、遗尿七、能近怯远证(青少年近视) 八、小儿肌性斜颈九、桡骨头半脱位十、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十一、五迟(小儿脑性瘫痪) 第一章? 概述一、按摩适应证 1. 骨伤科疾病: 落枕、项痹病、岔气、胸椎小关节错缝、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腰痛病、骶髂关节损伤、肩凝症、肱骨外上髁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梨状肌综合征、膝痹病、踝关节扭伤、跟痛症等。 2. 内科疾病:胃脘痛、泄泻、便秘、胁痛、不寐、头痛、中风后遗症、面瘫病等。 3. 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绝经前后诸证、带下病、乳癖等。 4. 儿科疾病:小儿泄泻、疳积、便秘、咳嗽、夜啼、遗尿、能近怯远证、小儿肌性斜颈、桡骨头半脱位、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五迟等。二、按摩禁忌证 1. 骨折、关节脱位、骨与关节结核、骨髓炎、严重骨质疏松症。 2. 急性脊柱损伤或有脊髓症状诊断不明确者。 3. 严重心、脑、肺、肾、肝等疾病。 4. 恶性肿瘤。 5. 急腹症。 6. 有出血倾向疾病。 7. 传染病、化脓性疾病。 8. 烧伤、烫伤、溃疡等皮肤异常部位。 3 9. 月经期腰骶、腹部慎用;妊娠期腰骶、腹部禁用。 10. 饥饿、过劳及醉酒后。 11. 不能配合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三、按摩注意事项(一) ? 按摩医生注意事项 1. 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告知患者治疗相关情况。 2. 详细诊察病情,排除按摩禁忌证。 3. 选择适当的体位。 4. 随时询问和观察患者的反应,以保持适宜的按摩强度。 5. 按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按摩治疗。 6. 月经期、妊娠期按摩,应掌握适宜的部位与刺激量。 7. 按摩时要保持手的温暖和清洁,经常修剪指甲,勿戴戒指,以免损伤患者皮肤。(二) ? 患者注意事项 1. 过饥、过饱、过劳或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时不宜立即接受按摩。 2. 按摩时要呼吸自然,肌肉放松。 3. 按摩过程中如有不适,如心慌、胸闷、过度汗出等,应立即告知医生。 4. 功能锻炼的强度、范围均应量力而行,切忌过量。第二章? 常用手法操作规范一、按法【定义】用指腹、指间关节、掌或肘部着力于受术部位或穴位上垂直用力下压的手法,称为按法。可分为指按法、指间关节按法、掌按法和肘按法。【操作要领】 1. 指按法、指间关节按法宜悬腕, 以腕关节为支点, 掌按法、肘按法以肩关节为支点, 借用身体的重量。 2. 按法应垂直向下,力量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不可用蛮力或暴力猛压。 3. 用力要沉稳着实,不可偏移。 4. 当按压力达到所需力量后,应先停留片刻,再松劲撤力。【适用部位】全身多个部位。【注意事项】施力过程中要询问患者感受,及时调整手法刺激量。二、摩法【定义】用指或掌在受术部位做环形摩动的手法,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操作要领】 1. 肩臂部放松,肘关节适当屈曲。 2. 指摩时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紧张度,掌摩时腕部要放松。 3. 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适中。一般指摩稍轻快,掌摩稍重缓。【适用部位】全身多个部位,多用于胸腹部。【注意事项】施摩法时不宜带动皮下组织,与揉法有别。三、推法 4 【定义】用肢体某一部位如指、掌、肘等着力于受术部位或穴位上, 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的手法,称为推法。可分为指推法、掌推法和肘推法等。【操作要领】 1. 着力点要紧贴体表,沿经络循行路线或肌纤维走行方向推进。 2. 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要平稳适中。【适用部位】全身多个部位。【注意事项】 1. 受术部位可涂以润滑剂等介质,以免损伤皮肤。 2. 不宜隔厚衣物操作。四、拿法【定义】用拇
盲人医疗按摩操作规范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