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育导论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美育之分支已有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文学美育、音乐美育、美术美育、体育美育等。窃以为今日实有标举旅游美育之必要。这是基于旅游在中国、在世界上日益重要的地位和广泛、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业在世界上勃兴。随着环境的持续保持和现代科技的猛进,战后的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这种发展,使得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总收入增长,国民可供自由支配的收入也因之增多;同时,由于现代化大生产及社会斗争、推进等原因,可供国民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加之交通条件现代化。这三大基本原因, 使得旅游业兴旺发达,成为朝阳产业。发展至90年代,旅游已与石油、汽车业鼎足而立,成为世界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演进。面对充裕的金钱、时间,文化素养高的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乃以旅游为仅次于生存需求的人生第二需求。旅游业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 70年代末才进入正轨;但因改革开放之势,短短十年来,它得以飞速发展,如今已成我国三大创汇途径之一,成为第三产业中之重点产业。仅1992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便达3800万人次,其中外国人为400余万,。1993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达415 2万人次,其中外国人约450万,,%。,回笼货币250亿元。;。不久前,国务院下文要求大力发展国内旅游业,故国内旅游业将再上一个台阶。旅游的地位、作用、影响既如此,对今日中国来说,旅游美育之标举、研究、力行,实为要务。何谓旅游美育?旅游美育即通过旅游活动进行的审美教育,也就是在旅游进程中产生、完成的美感教育。旅游美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旅游美育,其目的、任务是培养、提高旅游主体——旅游者对现实世界(自然的;社会的) 和艺术世界的美的感知、鉴赏、创造,陶冶人格修养,丰富生活趣味,促进身心健康,升华道德情操。广义的旅游美育,则不仅对旅游主体而言,其对象推广为一切与旅游相关的人,如:旅游媒体从业人员、旅游客体中的人们。本文谈的是狭义旅游美育。由于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所以,人们每将旅游客体分为自然与人文两大类别。对旅游主体进行美育的基础,是旅游客体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美与人文美。自然本身是个纷繁的大千世界,产生美育作用的自然美是五彩缤纷的。本文姑将其拟为六个方面:形象美、色彩美、形态美、声音美、嗅觉美、内美。形象美包罗万象,在旅游审美中占第一把交椅。不论地貌景观、水景、天文气象景观、动植物景观,无不以形象美为第一要素。依中国自然景观审美传统,形象美大体有雄美、秀美、险美、奇美、幽美、旷美等类型。雄美一般是就形体与气势而言。凡形体高大雄伟、气势豪壮磅礴者,皆谓雄美。雄伟的高山,喷薄的日出,参天的古树,凌云的雄鹰,无不给人雄壮的美感。雄美为阳刚,秀美为阴柔。“杏花春雨江南”的江南风光、清秀而妩媚的桂林山水,均堪称秀美的典型。险峻的瞿塘峡、“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辽宁千山五佛顶,都是险美的代表。奇美在于形象之非同一般,变化多端,离奇怪异,出人意表。典型的奇山异水,有大西南之岩溶地貌,青藏高原神奇的湖泊,台湾、海南等沿海地区之海蚀柱、海蚀崖、海滩等。奇美
旅游美育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