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物流战略计划方案设计1设计背景铁路发展概况铁路是我国统一运输网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铁路交通运输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首先,运输线路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到2003年底,我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了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里程万公里,分别比改革开放初的1980年增长了37%和%,铁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从1980年的%、%增加到2003年的%、%。“十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取得了显着的成绩,1995年至今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的取向基本确定,铁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开始确立,一些合资铁路相继建成。中国公路、航空、水运快速崛起,以每年 5%以上的增长速度占领市场,交通运输开始形成“买方市场”,铁路传统的市场份额大量流失,大量货运客户被分割和分流。特别是1998年,铁路运输遭遇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市场困境,货源大面积、多品类持续下滑,主要品类大宗货物运输也出现下滑,铁路企业面临生存危机。在经营压力下,铁路运输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大型厂矿企业因无足够的替代竞争而被铁路“锁定”,“三新”领域(新兴企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型货源)成为争夺的焦点,物流企业和代理业以其独特的揽货机制成为铁路的重要客户(中间商或中间客户),同时,为满足不同客户需要,铁路运输企业不断开发自达列车、快运列车、行包专列、“五定”班列、集装箱专列等产品、服务新组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铁路现代物流的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铁路现代物流企业在体制、机制、认识上对发展现代物流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是制约因素。(1) 供应链竞争认识仍有差距简单地认为铁路运输或仓储的延伸服务就是物流,没有理解现代物流应该是对涉及物流诸多环节的有效整合,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传统的以物流职能为核心的物流组织结构,其各部门过于强调单一的、独立的物流基本职能,忽视各个职能间的关系。因而,不同职能间利益以及视野的不同会导致职能间不断地发生冲突,都极力强调各自重要性。铁路物流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类似这样的问题,忽视了“链链竞争”是市场竞争的主流。供应链地位的弱化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发展,通过不断扩大路网规模、开拓运输市场、优化运力资源、强化市场营销等手段,干线运输的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随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铁路运输企业更多直接面对的是一些提供中间服务的物流中介公司,渐渐远离了其真正的货主,这样,铁路将无法了解真正的货主需要,在提供相应的运输专业活动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长此以往,铁路物流企业将失去在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供应链物流运作问题由于行业标准条块分割管理、各自为政的历史背景,铁路技术装备与公路、海运、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进行有效衔接仍有问题,直接降低了多式联运等现代化物流运作的效率,增加了不必要的物流运作成本,从而影响了与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合作,减少了客户源和业务量。与供应链节点协作不够铁路运输的独家经营,从事现代物流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是操作层面更显突出,没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上下节在信息流、资金流上的联系,建立牢固的联盟关系,获得“链链竞争”的双赢。设计目标本文在上基础上提出了针对以上分析的建议策略,借以提高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业的管理效率,并提出了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方向,以此提高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铁路货物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铁路发展物流战略方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