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马思洛需求理论.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人力资源学派中,则强调满足员工需求的重要性,而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马思洛(AbrabamMaslow)的[需要阶梯理论](HieracrcbyofNeeds),马思洛将人的需要归纳为五种层级,依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人的各项需要,可以用层级的方式来表示,当较低层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提升到较高的层次,但并非某一层级的需要获得百分之百的满足后,次一层级的需要才能显现,而是自较低层级而上所需的满足程度百分比会减少。这五种层次需要,可参阅以下表二的说明。表二、马思洛的[需要阶级理论] 图中的最高层级的自我实现是指一种欲望,一种人希望能完全实现其潜力,成就他[特殊自我]、及[本人所能成就的欲望]。上列所提到柔性管理的概念大都是以此一理论为基础,认为目前个人需求的发展,已到了以自我实现为主的时期,因此以自我实现作为个人工作的主要动力。这个现象也可以以Senge的[第五项修练]为例来说明,他认为所谓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透过学者来开发个人潜能,因此组织为适应与生存而学习,与开创性的学习结合起来,可以让大家在组织内由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真正的学习,涉及了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是以现代管理概念强调管理活动必须是[以人为本],个人不再仅被视为达成目标的工具,而是创造成功价值的主要来源。事实上,这种关於自我实现之方式的假设过於简化了人的复杂性,因为自我实现的方式牵涉到了个人的价值观。但由於过去的价值基础已有改变,以自我实现为基础的柔性管理无法完全建立在享乐主义之上,新的概念出现了一段理论上的差距亟待弥补,为了支持柔性管理理论的建立,我们目前必须建立一套新的分享主义,也就是以互相依存并创造双赢为基础的价值观当可更接近於现今社会环境,以下图一可说明这个转变的过程。

马思洛需求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jx0413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