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物流文献综述摘要:物流被誉为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现在物流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人士的重视,物流的发展在我国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物流的发展无形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绿色物流正是适应这一发展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理论。本文旨在研究绿色物流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找到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有效途径,推动我国物流行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我国物流行业能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应对我国加入WTO后国外物流的竞争。关键词绿色物流成本环境1前言绿色物流是近几年刚被提出的一个新课题,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定义。以下是几种现在比较常见的定义: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这一概念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涵而提出“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抑制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一概念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学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流具体运行模式为样板逐步形成的。绿色物流也称环保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这一概念也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目前理论界对绿色物流的研究主要是探讨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绿色物流的概念、绿色物流的特点、绿色物流的涵、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和障碍、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和国外的差距、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我国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战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都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具体的实施模式和操作方法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没有太明确的指导思想。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没有出现实质的冲突,只是不同领域的人士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绿色物流理论的研究都是有益的贡献。《绿色物流产生的现实背景》中指出:日本物流成本计算的权威西泽修先生曾提出了“物流成本冰山”说,其含义是说人们对物流费用的总体容并不掌握,提起物流费用大家只看到露出海水上面的冰山的一角,而潜藏在海水里的整个冰山却看不见,实际水中的冰山才是物流费用的主体部分。物流成本“冰山”理论也同样揭示企业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对社会造成的成本,这个成本就是环境污染。任何形式的环境污染都根源于物质的不适当流动,且流动的量达到了一定规模就超过了环境的负载能力。因此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时不能不考虑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而形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绿色物流—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指出:现代物流活动是由实现物质、商品空间移动的输送、时间移动的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等元素构成。现代物流活动中的各个元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因存在非绿色因素而对环境造成污染。输送过程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交通工具本身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输送的商品也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如石油在海运过程中发生泄漏而造成大片海域污染,这样的污染常常是致命的,并且在很长时期都无法恢复常态。保管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商品保管中心必须用一些化学方法对之进行养护,如喷洒杀虫、菌剂,对周边生态环境会造成污染;另一方面,一些商品,如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由于保管不当,爆炸或泄漏也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流通加工对环境也有非绿色影响因素,表现为加工中资源的浪费或过度消耗,加工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都对环境和人体构成危害。包装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装材料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过度的包装或重复的包装,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无益于生态经济效益。装卸过程中的非绿色因素有:装卸不当,商品体的损坏,造成资源浪费和废弃,废弃物还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可见,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已经威胁到我们的日常生活。21世纪,人类面临人口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三大危机,绿色物流将备受关注。《绿色物流的理论基础》一文中指出:,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
绿色物流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