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事迹材料.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事迹材料撰写人: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事迹材料“爱的阶梯”银杏区域关爱小候鸟志愿服务项目概述银杏社区始建于xx年xx月,(含原“小银杏”及xx年划入的算山、永丰、沿海3个行政村),是一个以外来人口为主、本地人口为辅的特殊区域。银杏区域拥有32800余名外来人口,其中未成年人约3000人,此外,还有假期临时居住的“小候鸟”约800人。“小候鸟”们平日在老家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只在寒暑假来到北仑,于在本地务工的父母团聚,短暂地在本地生活、学习,内心强烈渴望融入本地文化和本地人群,与本地学生消除隔阂,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而外来儿童因为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与本地孩子相比有较大差距,心理上有压力和自卑感,不易与本地孩子交流融洽;此外,家长忙于生存性就业加上文化水平偏低,对孩子缺少学业教导、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社区曾通过开办“牵手学堂”、四点钟放心班和暑期假日学校,让外来儿童接受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参与文化娱乐活动,为众多外来工家长免去了后顾之忧。然而,随着北仑各类企业发展迅速,工厂越来越多,来到本区域的进城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要切实维护外来工子女权益使其能够健康成长仍然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爱的阶梯”关爱小候鸟志愿服务项目应运而生。该项目主要服务辖区外来青少年,尤其是“小候鸟”,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本土文化传承活动、业余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环保公益活动,有效教育、引导和帮助外来子弟有机融入第二故乡,提升本地儿童和外来儿童的融合度和凝聚力,助力“小候鸟”在这块土地上构筑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具体措施1、每年不定期举办3-5期家长教育沙龙,以父母为突破点,结合亲子活动,通过对父母的培训引导来间接作用于对子女的影响;2、环保公益类活动:每月有“五水共治”清洁河道活动或“美好家园”环境整治活动,xx年xx月和xx月为期两月的轻轨执勤活动,都引导性地组织外来工父母在暑假期间带领小候鸟与本地居民带着子女一起参与公益,促进双方的融洽相处;3、七八月份为期5-6周的全日制暑期假日学校,同时招收本地及外来工子女,其中外来青少年中80%为小候鸟。在课程设置上加入更多有效促进孩子们交流、交友的环节,为孩子们实现“微心愿”,让本地学生与外来学生结对互助等等。4、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银杏区域特有的“海塘文化”为载体,注重培养外来工子女的兴趣与特长,建立他们的品格和自信,使他们在第二故乡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七岁开蒙礼”教导孩子们尊师重道,勤奋向学;“孝敬感恩礼”教导孩子们恪守孝道,常怀感恩之心;“重阳敬老礼”教导孩子们敬老爱老,遵循好的家风家训。5、编撰以本地特色的海塘文化为内容的《海塘读本》,以及外来青少年诚信教育、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家风家训、风土人情等为主要内容的暑期假日学校专用教材--《牵手雏鹰》,以两本书为基础读物,在关爱宣教中心不定期举办多场小课堂、讲座、知识竞赛等;社会效益首先,我们已经累计为500名小候鸟建立了个人成长档案,记录他们在“爱的阶梯”项目中参加各类活动后的改变情况。有85%以上的青少年能够在与父母沟通、人际交往、学习态度、团结同学等方面有较大的改善。其次,通过对学生家长、老师等的侧面调查,我们发现,90%以上的小候鸟较之过往,能够自发性地更多地参与文体和社交活动,培养了至少一项课外兴趣。第三,80%以上的小候鸟,拥有一名以上本地朋友,更加了解北仑本土文化并愿意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文体及志愿活动。不少学生主动在社区登记,成为银杏社区公益志愿军,自发性地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最后,“爱的阶梯”项目还在暑期成功帮助成绩较差的小候鸟集中补习功课,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成绩进步明显。通过与本地孩子结对,成为学习搭档。尤其是辖区的高中生、大学生志愿者自发在暑期以外的时间也抽空为孩子们指导功课。以上活动为这些外来工子女的家长减轻了负担,解决了家长因为文化水平低或工作忙辅导不了孩子的苦恼。春晓街道慈岙社区“橙色”敬老志愿服务项目“橙色”敬老志愿服务队始建于xx年xx月,这是一支由党员、青少年、农民、妇女等不同群体组成的服务于居家养老领域的志愿者团队。何为“橙色”,就是阳光的颜色,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该敬老志愿服务队的宗旨是“传承、引导、关爱、服务”,服务对象是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弱势群体、失独家庭等。4年多来,已组织开展活动50余次,让老人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照护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主要做法如下:一是落实“银龄”生活起居,弘扬敬老之风。成立“居家养老”服务站,为辖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建立信息库,及时调查、掌握养老对象的静态和动态需求,不定期的上门为五类人员(病、残、孤、独、高)打扫

最佳志愿服务项目事迹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35638
  • 文件大小98 KB
  • 时间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