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一章班级、班级管理与班主任.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班级、班级管理与班主任教学目的:;班级管理及其要素、功能;,班主任的基本素养及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第一节班级及其特点一、班级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二、班级的特点(一)教育性班级是为了完成对班内每个成员的教育任务,即使班内每个成员的身心素质获得全面发展而组建的。(二)不成熟性班级主要由非成年人组成,不可能进行完全的自我管理。所以——班级是一个自治和半自治相结合的组织。(三)社会性人的活动的首要特征是社会性,无论活动指向客观对象(如使用劳动工具)还是指向个人或集体(如人际交往),都不能脱离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班级中的活动既反映着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培养要求,又反映着社会环境的渗透和影响。在班级的活动中,学生要和教师、同学这些群体中的成员打交道,这都构成了学生们的社会关系。可见,社会性是班级的一个重要特点。三、班级建构的原则(一)有利于教育的原则这是组建班级的首要原则在学校中,班级是开展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班级的组建,必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二)目标一致的原则被组建到同一个班的学生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即使班级建立起来了,它也是不稳定的、缺乏凝聚力的。(三)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青少年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时期,班级的组建不仅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实施,而且要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班级各个方面活动的开展,促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第二节班级管理马克思:“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班级作为一个集体劳动组织,管理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第一章班级、班级管理与班主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50678539
  • 文件大小576 KB
  • 时间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