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一、利润形成的账务处理(一)=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减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概括】“三营、三费、两益、一减”。=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注意】增值税不影响企业的利润;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费,影响营业利润;计入管理费用的税费,影响营业利润;企业所得税,不影响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但是影响净利润。(二)账户设置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本年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捐赠利得捐赠支出政府补助非常损失\罚款支出(补充:债务重组的收入)(补充:债务重组的损失)1.“投资收益”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或投资损失。贷方:登记实现的投资收益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损失;借方:登记发生的投资损失和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投资净收益。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营业外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贷方:登记营业外收入的实现,即营业外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会计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收入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营业外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借方:登记营业外支出的发生,即营业外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营业外支出额。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4.“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借方:登记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贷方:登记企业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所得税。期末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5.“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账户的金额转入本账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贷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收入;借方:登记企业期(月)末转入的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营业外支出、投资损失和所得税费用等。余额如在贷方,即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余额如在借方,即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贷方(或借方),结转后本账户无余额。(三)(二)所得税的账务处理=(1)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损益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等;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纳税调整减少(-)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准予免税项目;国债利息收入。 二、利润分配的账务处理(一),应根据本年净利润(或亏损)与年初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如盈余公积弥补的
会计基础知识点(第五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