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怎样把握一首诗的主旨? 六看:1、看题目2、看作者3、看注释4、看意象5、看体现情感的词(直接的、间接的)6、看体现主旨的关键句2诗歌常用的艺术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对比、反衬、夸张、借代、双关、用典。2、描写方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远近高低结合、多感官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乐景写哀情、以景结情、移情于物,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3第一种模式:分析形象型规范答题技巧: (1)什么形象; (2)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形象的意义。4示例试简要分析诗中“蓑笠翁”的形象。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描写了一个孤独清高的老渔翁形象。(什么形象) 在寒冷、寂静的环境中,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冻,专心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显得清高孤傲。(形象的特征) 这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形象的意义)5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本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出久而未归,因为思念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步骤一)诗歌的前两句写出妻子因为丈夫外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的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的减弱其清辉,渐变为缺月。(步骤二)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步骤三)6第二种模式:分析意境型一般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8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环境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清新明丽、雄浑壮阔、悲壮慷慨、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9解答分析: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常见错误: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 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二是学生往往着重于“思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落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来思考,避免出错。10
高考语文:13种古诗鉴赏题答题模式【附答题技巧】 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