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寻常痤疮.doc针灸治疗——寻常痤疮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多发于青年男女。痤疮为多因素性疾病,其发病机理至今尚未阐述清楚。现代西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般以药物内服外用为主。寻常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肺风粉刺”、“面疮”等。针灸治疗肺风粉刺,在古籍中未见有明确记载。现代报道,较早见于 60年代。近十余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类对自身的健康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针灸治疗痤疮的文章急剧增加。 在穴位刺激法上,应用颇为文泛,如用火针、电针、挑治、耳穴埋针、三棱针刺血、自血穴位注射及耳穴割治等法。 在疗效上,为了较客观验证针灸效果,有人对比了刺血法与中药、西药三者间的疗效,结果发现剌血法明显高于中、西药物,且以西药治愈率最低。针灸治疗本病有的效率在 90%左右。【治疗】针灸(一)取穴主穴:分2组。1、曲池、合谷; 2、后溪、劳宫。配穴:大椎、足三里、迎香、下关、颊车。(二)治法主穴每次作 1组,配穴酌取 2~3个。穴位可轮流选用。曲池、合谷,进针得气后宜以中等度强度之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分钟。后溪穴透劳宫穴,施平补平泻手法,留针 20分钟,出针后,从针眼中挤出血数滴。配穴用轻到中等度刺激,然后,通以电针,用断续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电针20分钟,取针后,面部穴和足三里穴,以艾条回旋灸10~15分钟,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 1次(后溪透劳宫每周1次)。(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丘疹消失,潮红全褪,不再长出新的痤疮,观察一年无复发;显效:丘疹基本消失,半年内不再长出新的痤疮;有效:丘疹明显消失,但偶有新痤疮长出;无效:症情略有好转或无改善。共治疗537例,基本痊愈431例(%),显效69例(%),有效32例(%),无效5例(%),%。耳穴埋针(一)取穴主穴:内分泌。配穴:膈、肺。(二)治法单用主穴,仅埋一侧,如效不显加配穴。耳廓严格消毒后,将揿针对准穴位,稍捻一下刺入,然后用小方块胶布固定,用手指按压 10分钟。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 3次,每3~5分钟。埋针3~5天,再另换1侧。5~7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共治50余例,除1例中断,12例有效及显效外,余均获痊愈。耳穴刺血(一)取穴主穴:交感、热穴、内分泌、皮质下、脑点。配穴:肾上腺、神门。热穴位置:与对耳轮上脚内侧缘同一直线的对耳轮部。(二)治法每次取2~3主穴,轮流取用。疗效不显时,加配穴。用消毒三棱针快速点刺,,以不穿透软骨为宜,挤出血1~3滴。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症状消失,皮肤光泽,弹性如常,无任何异常,二年未发;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皮肤光泽弹性恢复,有轻度发硬;有效:症状减轻,痤疮部分消退,触诊仍有硬结;无效:无改善。共治1287例,有效率为 ~%。其中989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825例(%),显效64例(%),有效50例(%),无效50例(%),总有效率为%。耳穴割治(一)取穴主穴:肺。配穴: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二)治法主穴取双侧,酌加配穴。常规消毒后
针灸治疗寻常痤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