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痰平喘膏的生产工艺研究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目的筛选研究化痰平喘膏的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次数、煎煮时间、加水量为考察因素,以干膏率为考察指标,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化痰平喘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煎煮前浸泡1小时,煎煮提取3次,,第一次加7倍量的水,第二、三次每次加6倍量水。结论根据原处方中药饮片所含成分性质,通过对化痰平喘膏生产工艺几个关键点的研究,确定了化痰平喘膏的生产工艺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产品得率稳定,质量可控。关键词:化痰平喘膏;生产工艺;正交试验中图分类号:R2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20)01-0075-02 化痰平喘膏为曲靖市中医医院自主研发纯中药制剂,原处方由本院肺病科主任、全国最美医生李光经组方,其成份由茯苓、黄芪、丹参、京半夏、浙贝母等16味中药制成。本处方是主任医师李光多年经验方,具有燥湿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用于气短喘息,咳嗽痰多,色白黏腻;胸膺满闷,脘痞腹胀;畏风易汗,头眩心悸,倦怠乏力。基于原处方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用药资源,为便于患者服用和携带,医院特将该处方开发为院内制剂,首先探讨其最佳生产工艺,团队分别对药材提取工艺和制剂成型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研究内容如下。 1材料和仪器 (上海上平仪器公司);JP250YHE型超声波清洗器(南京垒君达超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WH-C-O型高温电热鼓风干燥箱(南京实验仪器厂)。 2方法与结果 、黄芪、丹参、京半夏、浙贝母等16味中药饮片共380g,共取9份,按正交表中各试验号对应的条件安排试验,收集提取液,浓缩成稠膏,备用。精密称取各试验项下稠膏10g,分别置恒重好的干燥蒸发皿中于105℃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取出,迅速置干燥器中放冷,精密称定重量,计算干膏率。 ,用L9(34)正交实验[1]对化痰平喘膏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本试验以茯苓、黄芪、丹参、京半夏、浙贝母等16味中药的提取次数(A)、提取时间(B)、加水量(C)、误差因素(D)四个因素为考察对象,每个因素设三个水平,以提取物的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1]进行实验,各因素水平见表1。 、黄芪、丹参、京半夏、浙贝母等16味中药饮片,共380g,共取9份,根据L9(34)正交实验设计表,将药材浸泡后按“”项下操作步骤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表3。干膏得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A(取次数)对浸膏的提取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因素B(提取时间)、因素C(加水量)无显著性影响(P>)。三个因素对浸膏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A>B>C,各因素不同水平对浸膏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A3>A2>A1,B3>B2>B1,C3>C2>C1。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实际生产及操作成本考虑,确定化痰平喘膏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A3B2C3,即:煎煮前先浸泡1小时,共提取3次,
化痰平喘膏的生产工艺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