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的内容,具体内容:每个人的基础不同,习惯不同,相同的方法对不同的人也许效果不一样,下面我给大家整理八年级历史,有时间的来一起参考哦关于卷Ⅰ(选择题,共24分)本卷共12小题,...每个人的基础不同,习惯不同,相同的方法对不同的人也许效果不一样,下面我给大家整理八年级历史,有时间的来一起参考哦关于卷Ⅰ(选择题,共24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香港"维多利亚港"的名字来自英国的维多利亚(Victoria)女王。她在位64年期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下列属于她统治时期危害中国利益的有A英国发动了两次对华的鸦片战争B英国在巴黎和会上把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C支持袁世凯称帝D支持军阀割据混战2、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但李鸿章却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这说明A中国已完成工业化B中国富强引起西方国家的敌视C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D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源自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3、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4、仔细观察图片中一组人物,中之地。当年他们共同主张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5、落后闭塞的时代,报刊作为纸媒在信息传播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下列报刊在当时的共同作用在于A促进戊戌变法的开展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D壮大了革命当人的力量6、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这篇檄文中的"民贼"指的是A慈禧太后B李鸿章C黎元洪D袁世凯7、像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这样的民族耻辱,在中国近代史上比比皆是。但唯独1919年的这一次,激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民运动,其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A大学生是热血青年B中国共产党的宣传作用C国人经历了辛亥革命、护国战争、新文化运动的洗礼,觉悟渐次提高D弱国无外交8、夏威夷大学副教授杰里本特利等编写的《新全球史》一书认为"尽管有数万人牺牲在这次被迫撤退中,长征却激发了更多的中国人加入共产党。"这是因为A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B长征中,党员骨干冲锋在前,这种严峻环境的考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增强了威信C长征中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9、为悼念在战争或其他灾难中的死难者,许多国家都设立悼念活动日。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是因为1937年的这一天A签订《南京条约》B日本在南京开始大屠杀C日本侵略者占领北平D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10、钱穆先生曾是一名小学教师,自学成才后被聘为北大、清华教授,抗战军兴,他随北大南渡,以强烈的民族感情和忧患意识,潜心著《国史大纲》,这部著作于1940年出版之后,风行全国,成为各大学通用的历史教科书,极大的鼓舞了广大青年学子,激发了他们抗日救亡的热忱。这说明①文人爱国不同于军人,他们的武器是笔②每个人都是一粒抗日的火种③《国史大纲》从历史的角度论证中国不会亡,激励中国人为自己民族而战,为自己文化而战④人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自强才可不息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11、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或八十的土地,残酷的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为此解放区颁布了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12、下侧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其主要原因是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卷Ⅱ(非选择题,共计36分)13、读图,回答问题。(8分)(1)图一和图二分别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两场运动相关?(4分)(2)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65784244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