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第一章“统计”的三个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工作与工作成果的关系;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统计工作的过程一般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总体与总体单位的区分: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同一个研究对象,在一种情况下是总体,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成了总体单位。)标志: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A品质标志一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值来表示。如:性别、职业、血型色彩B数量标志一标志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来表示。如:年龄、工资额、身高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指标名称体现事物质的规定性, 」重点调查典型调查1L 」L抽样调查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分为巨计报表飞门调查统计调查方案包括六项基本内容:1) 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2) 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填报单位——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3) 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格;(调查什么)4) 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5) 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6) 选择调查方法。3•调查问卷的结构主要由封面信、指导语、问题与答案、编码等几个部分组成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统计报表制度分组标志选择的依据:1) 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2) 要根据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3) 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统计分组的方法有:简单分组复合分组分组体系分配数列是统计分组的一种重要形式,特征。构成要素为标志的具体表现、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采用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标志对现象进行多种分组,它可以反映总体的结构分布状况和分布次数和频率。按性别分组绝对数人数比重(%)(计算题)组中值=(上限+下限)缺上限的开口组组中值缺下限的开口组组中值品质数列变量数列分类单项数列组距数列[等距数列异距数列12二下限+邻组组距/2=上限-邻组组距/2例: 某班学生的性别构成情况第三章1•总类指标的种类划分:根据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总数)和总体标志总量(总额)根据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商品销售额)和时点指标(商品库存额)。★计划元成相对指标的计算 对1)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⑴计划数与实际数同期时,直接应用公式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00%⑵考察计划执行进度情况:计划完成进度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累计至本期止实际完成数疋100%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100%全期计划任务数2)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1)累计法:计划指标按计划期内各年的总和规定任务计划完成=计划期内实际完成累计数述程度 计划任务总数提前完成计划全自计划执行日起至累计实际数量计划时间二部时间—已达到计划任务数所需要的时间(2)水平法:计划指标按计划末期应达到的水平规定任务计划完成=计划末期实际达到的水平程度 计划规定末期应达到的水平提前完成—计划全出现连续12个月的实际完成数计划时间二部时间—%提高1土实际提低百分数提高1土计划降低百分数★另外五种相对指标的区别:1)结构相对指标: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2) 比例相对指标:用来反映组与组之间的联系程度或比例关系3) 比较相对指标:用来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4) 强度相对指标:用来表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5) 动态相对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数量在时间上的变动程度。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三个数值平均数的计算:A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形式算术 总体标志总量平均数一总体单位总数简单算术平均数:X,X2N'Xi<N加权算术平均数:X1f1 X2f2f1+f2+…Xm-fmB调和平均数:将各标志值倒数,算术平均数计算,再倒数m'Xifii=1m、fii二简单调和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Xh丄1 1_X1X2 Xn设m=Xf,则XHm^_m2-mn'、mm1 .m2学…学mnX1X2 Xn调和平均数的运用(其中m是特定权数,不是各组变量值出现的次数而是各组标志总
统计学期末复习 公式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