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及检测方法
张红兵姚海勇徐建华马俊峰
(中国水电集团京沪高铁三标段三工区七局)
摘要:京沪高速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新建铁路,工程技术方面国内无经验可循。通过对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基床表层和过渡段级配碎石、B组填料等施工工艺的总结,了解和认识了路基填筑施工工艺要求和压实效果及各种检测方法,为今后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路基填筑工艺;检测方法;技术总结
1 工程概况
京沪高速铁路DK455+~DK465+332段大部分为丘陵缓坡,岩层多为裸露花岗片麻岩,局部覆盖粉质粘土。按照设计图纸,,,填方约29万m3,B组填料均来自相应段挖方料,均为碎石类土;共计46处过渡段,含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涵洞、路堤与隧道、路堤与路堑等过渡段类型。
2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路基填筑包括: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其中含过渡段填筑。基床表层厚度为40cm,采用级配碎石填筑;,采用A、B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基床以下路堤为A、B、C组填料或改良土填筑。路基结构型式见如下示意图。
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
填筑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收阶段
填土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路基整修
施工准备
网格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洒水晾晒
碾压夯实
基底处理
检验
填至顶层
不合格
合格,填筑下层
(1)施工准备阶段
1)排水沟施工
沿地界线挖出排水沟,排除原地面积水,形成临时排水系统,达到永临结合。
2)基底处理
人工配合推土机、挖掘机将原地面杂草、树根及表层软土等清理干净,并清土至设计高程,将弃土用自卸车运送至指定弃碴场;再用推土机将原地面从线路中心至两侧按4%的横坡进行整平、压路机静压,并在路基两侧挖出排水沟。
3)根据设计及《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清表静压之后按要求进行基底触探试验,地基应满足Ps≥[σ] ≥。
4)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高度略大于铺层厚度。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
5)对基底土进行晾晒或加水处理,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填前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2)施工阶段
1)网格法分层填筑
首先测出下承层标高,依据设计资料精确测放路基边线及线路中心线,采用插标杆或打桩标识:直线地段每20m钉出一个桩,曲线地段每10m一个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在场地中划出5m×6m方格网,并用白灰洒出网格,人工堆设层厚控制土墩,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方格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进行按顺序倾倒填料,根据现场地形由低向高分层进行填筑。
2)摊铺平整
为保证每填层的平整度及层厚的均匀,路基边线以标杆为准,每隔15米钉摊铺层厚桩,在桩上用红油漆标出松铺厚度,以便进行厚度检查核实;中间部位厚度用土墩控制,并用钢钎测量。根据工艺试验结果,确定基床以下路堤及基床底层B组填料碎石类土填筑摊铺厚度为35cm。先用推土机沿路堤纵向由两侧向中间进行初平,再用平地机由中间向两侧纵向平整2~4遍,静压一遍后再采用水准测量指导平地机精平作业,人工配合低垫高铲,清除多余填料。
填料在摊铺过程中,容易出现大颗粒骨料集中现象,在推土机和平地机摊铺工程中,辅以以人工配合,对大颗粒骨料集中地方进行二次拌和或撒细颗粒以确保所摊铺的填料均匀填料摊铺平整,在沉降观测桩1m范围内路基采用人工填筑整平。每一层填筑形成4%的横向排水坡,按设计要求控制线路纵坡。
3)洒水或晾晒
当B组填料含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须在路基上采用翻晒或洒水补水等措施调整填料含水量,使路堤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之内。
4)碾压夯实
摊铺整平后,松铺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符合要求即开始碾压。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的施工参数,采用20-22t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以中线为界,半幅路基宽度进行碾压。碾压方法为:第一遍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达到压实遍数后用平地机刮平表面,然后采用静压的方法将路面处理平顺光滑。碾压时采取从两侧向中心的顺序,纵向进退式碾压,,,上、,以保证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的均匀性。禁止横
京沪高速铁路路基填筑工艺及检测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