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主义: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主要表征 20050116 文艺学网季广茂听过侯宝林的相声《买佛龛》的人都会记得, 那里面有个老太太, 老太太从纸店里买回个“灶王爷”,回家路上碰见个小伙子,小伙子挺懂礼貌: “大娘出门儿啦?哈……买佛龛啦? ”老太太一听, 不乐意了: “年轻人说话没规矩, 这是佛龛! 能说买吗?这得说请! ”“大娘,我不懂,您这……多少钱请的? ”“咳!就^_^ 这么个破玩意儿,八毛! ”在我看来,如今这个老太太成了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一大表征:在当代社会中,处于人格分裂状态的人可谓众矣, 虽然未必都以这样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病”成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是你有病, 还是我有病? ”成了某些人的惯用语。在这里, 这位老太太一会儿在“意识”的层面上, “知道”佛龛不能说买, 只能说请, 一会儿又在“无意识”的层面上, 不仅道破了买佛龛的事实,还表现出爱惜钱财的心理状态。这是意识与无意识的分裂。当然, 当代社会精神分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据说艺术家聚在一起从来不谈艺术, 他们谈钱; 企业家聚在一起从来不谈钱, 他们谈艺术。这也是精神分裂之一种——身份与行为的分裂。犬儒主义也是一种精神分裂, 不过按我的理解, 它是“知”( knowing )与“行”( doing ) 的分裂。当然, 千万不要把这里所谓的犬儒主义等同于古希腊的犬儒派, 两者有云泥之别, 不可混为一谈。西方传统的犬儒派是指这样一些特立独行之士, 他们嘲弄人类的生活习惯, 否定人类的精神价值, 渴望把自己从道德、宗教和国家权力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像嵇康那样过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幸福生活。因为主张不拘形迹、倜傥不羁, 所以他们又像中国的老庄那样否定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古希腊犬儒派的鼻祖第奥根尼就相信, 他虽然没有皮毛或羽毛保护, 但仍然能够像青蛙一样“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据说他的死与生吃章鱼有关, 一个人独自大快朵颐, 虽然有违中国人“有饭大家吃”的处世原则, 倒也无可厚非,可他偏偏屈尊与狗争食,结果被狗咬死。不知道美国知名报人约翰?布加特的名言“狗咬人不算新闻, 人咬狗才算新闻”是否是从他那里获得的灵感?但可以肯定的是, “犬儒”之“犬”肯定与此有关。这里所谓的犬儒主义也不同于其他论者所谓的犬儒主义。在其他论者那里, 犬儒主义成了万恶之源:玩世不恭、寡廉鲜耻、极端利己、不择手段、醉生梦死、蛇鼠两端。犬儒主义成了市井无赖、贪官污吏、下流文人、社会渣滓为自己的卑劣行径予以开脱的理论。它使得人类的羞耻心荡然无存, 使得社会的道德感归于泯灭。如此强烈的价值判断, 窃以为, 倒是可以当作“骂街指南”。看谁不顺眼, 立即给它贴上“犬儒主义”的标签, 既轻松简便,又一举两得:既批判了别人,又抬高了自己。有人认为当代犬儒主义要“抹平一切质的差异性,代之以中性的、灰色的,但在整体上被贬低的价值”, 总之是要“颠覆价值、削平差异性”2。有人把犬儒主义视为一种“新哲学”,所谓“新哲学”就是这样一种说辞: “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或在整体上是社会利益、谈判协商的事情,或者是制造神话、生产记叙性铭文的事情;诉诸‘事实’、‘证据’或‘合理性’只不过是意识形态的谎言, 以掩盖对这个或那个被压迫群体的放逐。”这实际上指是后现代主义的科学观,可以一言以蔽之地概括为: “不存在任何客观的认识论标准,科学在认识论上也
当代社会精神分裂.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