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经典案例-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东川红土地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项目背景一、红土地镇基本情况红土地镇是一个新组建的镇。 2005 年 11 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法者乡、原新田乡,合并设立红土地镇,因境内拥有世界著名的红土地而得名, 位于东川区西南部, 距东川主城区 75 公里, 西沿轿子雪山山麓走向与禄劝县转龙镇、乌蒙乡、雪山乡接壤,南与寻甸县凤仪乡、联合乡、金源乡相接。全镇方公里, 境内山多谷深, 多为河流峡谷地带, 全昆明市最高海拔 米的雪岭也雄踞于红土地镇内,全镇最低海拔 1450 米,相对高差 289 4 米, 属典型的立体气候。全镇现辖 15 个村民委员会, 122 个村民小组, 134 个自然村, 2006 年末全镇总人口 22249 人,分布有彝、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 10% ; 2007 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全镇财政收入完成 5 万元。红土地镇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并存, 境内轿子雪山与红土地互为链接,交相辉映。东川红土地被专家认为是全世界除巴西里约热内卢外最有气势的红土地,景象比巴西红土地更为壮美。近几年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中外摄影家捕捉最美的镜头的发烧级摄影胜地。层层叠叠的梯田里,火红的土壤上,一年四季洋麦花、荞子花、洋芋花、油菜花和萝卜花交替开放,色彩斑斓炫目,鲜艳浓烈的色块一直铺到天边。奇丽的色彩,映衬着高原上特有的蓝天白云,不断的风云变幻,演绎出无穷无尽的巨幅长轴画卷,令无数游客流连其中,乐不知返。红土地在网上的知名度日益提高,迄今全国各地的各类网站已发布了近万条有关红土地的图片和文字信息, “让人无数次震撼的红土地”、“无法想象、让人惊叹的奇景”、“色彩的国度”、“红绿交织成的美丽画面”、“东川红土地气势迫人”、“大地原来可以如此绚丽”、“激情燃烧的高原”、“奇异的红土地、大地色彩的律动”、“疑是彩霞落九天”、“那里有世间最美的土地,还有世间最好的乡人,如果不去那就白活了”等等赞美之词不绝于耳, 无不证明东川红土地拥有着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轿子雪山以其雄、奇、险、峻、秀、美著称于世, 有如玉皇大帝龙椅宝座样的天上轿子,气势磅礴的南国冰雪,古冰川地貌遗址, 绚丽的杜鹃花海,秀丽的溪流叠水,神奇的佛光,变幻莫测的云山雾海等,使轿子雪山具有巨大的旅游观光、科普科考价值。轿子雪山被学术界称为“滇中动植物基因库”,中国泰斗级旅游地理专家陈传康称其为“中国自然派之代表”。红土地镇沉积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集宗教文化、政治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乡镇。红土地,同元阳梯田一样, 是数千年中国农耕文化、农业文明的杰作和代表。被称为“木阿落白”的轿子雪山是彝族的发祥地,使轿子雪山具有了宗教文化色彩;唐南诏政权“滇柱东标”、东川禄天佑法戛称王使轿子雪山找到了扎实的政治文化背景,红土地镇各民族群众山歌对唱和口口相传的木柜子、罗音秀才的传说又使轿子雪山具备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点和民族文化色彩。镇内物产资源丰实,全镇森林覆盖率达 51% ,树木种类繁多, 有云南红豆杉、急尖长苞冷杉、大王杜鹃等多种珍稀树种, 有雪上一枝蒿、贝母、法落海等珍贵中药材,有汉白玉、墨玉石、磷矿等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 境内分布的晓光河流域有 13 万千瓦的水能可供开发。高山种植业、养殖业是红土地镇的一大优势,种植主产是洋芋、荞麦,独特的气候极有利于肉食品加工,给发展养殖业开辟了广阔前景。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下,红土地、轿子雪山的景点、景区建设得到了加强,先后在通讯、电力、景点基础设施、接待、招商等方面投入了资金, 做了大量的工作; 同时, 还开展了如“春到乌蒙自架车游”、“轿子山开山仪式”、“相约神轿、拥抱春天赛歌会”等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但离景点开发“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旅游承载能力低下;二是旅游产品开放尚未形成;三是当地群众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旅游开发要紧紧围绕“保护生态是前提,打实基础是关键,旅游开发是重点”的发展思路,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力度结合红土地镇实际,亦农亦旅, 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之路是开发镇内旅游资源的较好选择,充分发挥旅游关联带动效应,促进旅游与农业的深度结合,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积极性,加大农家乐扶持及管理力度,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建设, 加速乡村非农化建设,增加农民环保意识,促进乡村城镇化发展。除自然景观游外,要加快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和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 2 、树立东川、禄

经典案例-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xydx6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