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2010-2-417:0 【大中小】【我要纠错】传染病一般具有四个特征:病原性、传染性、流行性及病后免疫性。同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或流行,都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染途径和人群易感性。充分了解这三个环节就找到预防、控制甚至消灭传染病的突破口。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和繁殖并能将病原体排出体外的人和(或)动物。在我国,如何个人及医疗卫生单位,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及时向附近的医疗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报告,这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对动物传染源,如属有经济价值的家禽、家畜,应尽可能加以治疗,必要时宰杀后加以消毒处理;如无经济价值的则应设法消灭。切断传染途径:,在公共场所及家居必须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应进行空气消毒。,着重在管理饮食、管理粪便、保护水源、除四害、个人卫生等方面采取措施。,可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以达到防虫、杀虫、驱虫的目的,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如血吸虫病,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消灭钉螺、治疗病人及病牛、管理水源、管理粪便及个人防护等措施。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有非特异性措施和特异性措施。非特异性措施包括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注意卫生习惯;均衡营养;改善居住条件等。特异性措施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被动免疫通过给易感者注射针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抗体,达到迅速、短暂的保护作用。而主动免疫则通过注射(或服用)某种传染病的疫苗、菌苗或类毒素,使易感者体内产生免疫力。有时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联合使用,可提高预防大效果。采取何种方法,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我国,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发生的情况制定了一套免疫接种程序。按规定
传染病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