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童趣》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本信息名称童趣执教者课时 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童趣》地位和作用:《童趣》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教材分析这个单元的课文写的是作者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思考, 《童趣》中作者回忆]了童稚时代,几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获得了许多“物外之趣”。阅读此文将引导学生体验人生。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兀初次接触文言文,他们对于课文中字、词、句的意思落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让学生感知课文整体内容,不搞文白对译,通过反复朗读把文言文学活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词语。2、 熟读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 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2、 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3、 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与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观察、体味人生,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诵读,体会文言语体简洁、典雅的特点。难点理解作者的“物外之趣”并分析是怎样得来的。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通过n朗读,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直接真切地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丨教学策略与这是实现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发现的一个有效方法。 因此该教案]设计中不用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课文的自主感悟, 而是米用朗读作为学生]设计说明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层次,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这样由浅入深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新课程重视把语文与生活联系起来,强调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本课堂安排学生“体验生活,述说自己在童年时代有过的与作者一样的感悟”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因此预计课堂应该生动活泼。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课文内容充满趣味,理解文意不难。新课标要求尽量避免讲到用法,着重放在积累词语、人文体验上,所以避免搞通译。一定要当堂成诵,分段进行较好,让学生自己选择背得最好的一段来试背,有助于提高背诵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分钟■一、导入新课:播放背景音乐《童年》,同学们,正如歌中所唱的,童年生活充溢着幻想和好奇,童年是美好的,冰心老人赞其为“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今天我们要学的沈复的《童趣》就是一篇用简约生动的白描语言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板书文题、作者)学生跟唱,体会歌中的意境。激发学生兴趣,集中注意力。1分钟识记:作者的姓|强调文学常识识]记要点:作者的简介作者及作品出处。名、朝代、字、1姓名、朝代、字、号、作品、评价号、作品、评价等。属于学习方]法的指导。5分钟二、分层朗读,整体感知:1、 放课文范读录音。2、 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自由朗读。比学生小声跟读,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标注各自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让学生通过杳阅字典和9分钟一比,看谁能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添读”。3、投影正音:童稚(zhi)??鹤唳(11)怡然称快(yi)?土砾(li)丘壑(he)????癞虾蟆(ha?ma)藐小(mi

《童趣》教学设计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