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合材掺加量计算公式确定与校准电子表格目前,水泥企业普遍采用硫钙分析仪或荧光仪来快速测定水泥氧化钙和三氧化硫,进一步计算出混合材的掺加量。水泥混合材种类繁多,性质差别很大,如何保证混合材掺加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是控制好混合材掺加量的关键。本文给出了混合材掺加量的通用计算公式,采用电子表格进行计算公式的确定和校准,具有计算速度块和准确度高的特点,可降低了水泥企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1 几种水泥组分控制方法的特点水泥由熟料、混合材、石膏三大部分组成,常用的混合材料包括:矿渣微粉、粉煤灰、石灰石、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炉渣。石膏包括天然石膏和工业副产品粉石膏, 不少企业两种石膏混合使用。水泥中各组分的性质和成分差别很大, 在选择测定方法时, 混合材与熟料之间其测定成分之差越大越好, 否则会加大方法本身的测定误差。例如:熟料、矿渣微粉、石灰石共同粉磨时,由于氧化钙含量都很高,无法通过测定水泥氧化钙来确定各物料的掺加量。 1) 酸不溶渣控制法: 在特定条件下测定水泥中的酸不溶渣, 依据各物料酸不溶渣的明显差别, 计算出高不溶渣物料粉煤灰、火山灰、炉渣这三种混合材料的总量, GB/T12960 — 2007 《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中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由于分析时间长,不适合生产过程控制。 2 )氧化钙控制法:通过测定水泥氧化钙,依据各物料氧化钙的明显差别,计算出低氧化钙物料粉煤灰、火山灰、煤渣这三种混合材的总量。 3) 碳酸盐二氧化碳控制法: 通过测定水泥中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含量, 计算出高二氧化碳物料石灰石的掺加量。国标中采用碱石棉吸收重量法和氢氧化钾- 乙醇滴定容量法,分析时间比较长,而二氧化碳气体容量法具有分析速度快和准确度高的特点,比较适合生产控制。 4 )三氧化硫控制法: 通过测定水泥三氧化硫,利用各物料三氧化硫的明显差别, 计算出水泥中混合石膏的总量。 5) 联合控制法: 通过快速测定水泥中氧化钙、三氧化硫和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含量, 来确定水泥中粉煤灰、火山灰、炉渣混合材料以及石膏、石灰石的掺加量。国标中采用 EDTA 选择溶解法测定矿渣微粉的掺加量, 但时间较长, 误差也比较大, 很多企业根本不测定矿渣微粉的掺加量。而粉煤灰、火山灰及炉渣的成分很接近,无法从成分上将它们区分,就目前而言,矿渣微粉及粉煤灰的掺加量只能以计量为准。当粉煤灰、火山灰、炉渣混掺时,采用调整火山灰和炉渣的方式,粉煤灰的下料量则需经常校准。 2 水泥中混合材料掺加量通用计算公式很多水泥企业在推导混合材掺加量计算公式时,把石膏的掺加量看成一个定值,推导出 X (混合材)=( K -水泥 CaO ) /A 形式的一个计算公式,这种算法并不严格, 因为水泥 SO 3 变化后直接引起石膏带入的 CaO 发生变化, 也没有考虑到石灰石掺加量变化的影响, 将给混合材的计算带来误差, 下面是一个比较严格的通用计算公式,有关符号代表意义如下: Ca 1、 Ca 2、 Ca 3、 Ca 4、 Ca 5、 Ca 6、 Ca 7、 Ca 8、 Ca 11 分别表示熟料、矿渣微粉、粉煤灰、石灰石、火山灰、炉渣、天然石膏、粉石膏、水泥的 CaO ; S 1、S 2、S 3、S 4、S 5、S 6、S 7、S 8、S 11 分别表示熟料、矿渣微粉、粉煤灰、石灰石、火山灰、炉渣、天然石膏、粉石膏、水泥的 SO 3; C 1、C 2、C 3、C 4、C 5、C 6、C 7、C 8、C 11 分别表示熟料、矿渣微粉、粉煤灰、石灰石、火山灰、炉渣、天然石膏、粉石膏、水泥的 CO 2; X 1、X 2、X 3、X 4、X 5、X 6 、分别表示水泥中熟料、矿渣微粉、粉煤灰、石灰石、火山灰、炉渣的配比; X 7、X 8 表示天然石膏和粉石膏之间的比例; Ca 9、S 9、C 9、X 9 分别表示混合石膏(天然石膏和粉石膏的混合物)的 CaO 、 SO 3、 CO 2 含量和水泥中混合石膏的掺加量; Ca 10、S 10、C 10、X 10 分别表示混合材料(火山灰、煤渣的混合物) CaO 、 SO 3、 CO 2 的含量和水泥中混合材料掺加量; Ca、S 分别表示水泥中 CaO 和 SO 3 的含量。则有下列关系: Ca= Ca 1×X 1+ Ca 2×X 2+ Ca 3×X 3+ Ca 4×X 4+ Ca 9×X 9+ Ca 10×X 10 S=S 1×X 1+S 2×X 2+S 3×X 3+S 4×X 4+S 9×X 9+S 10×X 10 1=X 1+X 2+X 3+X 4+X 9+X 10 整理得: X 10 =( K-K 1× Ca-K 2×S-K 3×X 石) ÷K 4 式中: X 10 表示火山灰、煤渣混合材料的掺加总量, X 石表示水泥中石灰石的掺加量。 K=S 1 (Ca 1-
慧珠阁诗钞.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