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乡集-丹法纂要.doc.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内丹功法真传——《道乡集》丹法纂要内蒙古气功科学研究会气功教学咨询部印编者的话道家气功源远流长, 影响既广, 功效亦宏, 而内丹修炼, 乃其主流。其旨本于有无相生、动静互用、性命双修, 以虚静为基, 以神气和合为用,以“自然”、“无为”为则, 不但是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妙法,而且是开发人体智能,使生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有效途径。然而,丹法玄机,奥蕴难明,万卷丹经,类多隐语借喻,或言龙虎龟蛇,或论铅汞婴姹,罗列卦爻,牵扯干支,竟使简易之理法,堕入五里雾中,难以得其真谛。以致今日之言丹道者,竟有误认龙虎婴姹之幻影为真境, 而落入魔障者, 亦有不知周天运转乃自然而然之妙机, 反而妄行搬运, 烈火空铛,自误误人者。若此等常识中事尚属梦梦,其它就更难言及了。《按摩与导引》于去岁今春连续刊出了崂山史从龙氏在民国初年编著之《道乡集》, 剖析阴阳、阐发神气、分别层次、开示火候、详陈练法、指点窍妙,诚能深入浅出,发微钩玄, 虽非灵犀烛照, 实属正宗法门, 非着相顽空之术所可比。其云“行一步, 自有一步效验”, 当非虚语。只可惜其书假借“仙佛”,依托“乩降”,宗教迷信色彩颇浓;而且叙述零乱,又无章目可寻,非前后互参则不能明其理法,非分类综合则难以握其枢要。因而不得不重为编纂,删其繁芜,去其浮词,特别是将封建迷信部份去掉。同时,前后会通,撮其精要,分类整理,以便研读。然而丹法虽简,其奥难明,为便于从不同角度琢磨,以期融会贯通,用以指导练功实践,因而章节间内容上仍有重复之处。重纂《道乡集》,原是为了自己研习方便。稿成,求教于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气功科学研究会理事长沈老湘汉同志。承蒙抽暇审阅并亲为拟定书名,推荐印行,以公诸同好,亦且求教于博雅,谨此致谢。杜子敬 1988 年5 月于塞北青城目录一、丹法要旨 1、阴阳 2、动静 3、恍惚 4、混成 5、中和 6、至德二、丹法要则 1、道法自然 2、动静互用 3、性命双修 4、致中和 5、潜龙勿用 6、持之以恒潜心自悟三、丹法要诀 1、炼己 2、止观凝神 3、谨固牢藏 4、调息 5、伏气 6、配合阴阳 7、火候运用四、炼丹步骤与方法(一) 炼精化气 1、调药 2、采药 3、封炉 4、炼药(小周天) 5、止火(二) 炼气化神 1、采大药 2、大药过关服食 3、养胎 4、万脉归源(三) 炼神还虚 1、全神 2、出神与收神 3、还虚五、丹法常用名词术语明堂黄庭土釜玄关天心六尘橐龠活子时筑基胎息火与药小药与大药文火与武火封炉进阳火与退阴符日月合璧降龙伏虎攒簇五行五龙捧圣芦芽穿膝折芦过江六、其他 1、炼养生活 2、炼养环境 3、法财侣地 4、断阴魔法 5、制睡魔法一、丹法要旨 1. 阴阳《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语劈破旁门。盖造化生乎阴阳,阴阳成乎造化,举凡昆虫草木, 无一不赖阴阳而生, 抛劫阴阳, 将何以尽天地之妙哉! 如牝鸡生卵, 无雄者不育雏, 此即孤阴不生之明征。若虫蚊尚有阴阳, 况我先天大道, 至精至微, 至大至刚, 与天地合德, 与日月合明,与四时合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离乎阴阳,更不能一朝立也。是以舍劫阴阳, 别无他道;隐显莫测,神通广奥,皆从阴阳造化中得其玄妙。吾人一身皆属阴,只有先天一点祖气属阳。未生身前,只此一点乾金,叻地一声落地, 先天胎息间断,后天呼吸随生,从此一点乾金流入坤腹,变成坎象,故曰水中金。此一点真气受之父母,故曰祖气。能将此一点祖气还归本源,即是抽坎填离,又谓之还丹。离得此乾金,遂成乾健之体;坎失中爻,亦成坤柔之象。坎中真金抽尽,即成马阴藏象。人无慧命, 如灯无油,不灭何待!老年人尤当奋勉,先将慧命坚固,即是延年的根本。道不离乎阴阳, 丹不外乎神气。神气混合,即是阴阳匹配:天人会萃,即是理气和合。讲什么龙虎,说什么汞铅,只要认得何为元神,何为祖气,常使抱元守一,便是造化真功。祖气非以神光煦照不生,元神非以祖气合之不聚,万勿流于枯寂,终自误耳。 2. 动静夫道,不过动静二字。其实只一静字;静时固静,动时亦静也。如北极坐镇中央,众星环拱, 静者固静, 动者仍自静耳。“静为动之基”, 盖以动自静里生出, 不静则不动。动非常动, 有时仍归于静。动静循环不已,如二气往来于天地之间,自成造化。人不能法天,所以不能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乃不能守此一静耳。故人自为人,天自为天。若能与天地合体,与日月并明,我亦天也。人能坐到虚至极,静至笃,阴阳也自旋动。天人一理,道无二致。而旁门左道,节外生枝,背生生不已之道,作不伦不类之事,以为捷径,终自误耳。 3. 恍惚太上曰:“恍恍惚惚,其中有物”。倘若无物,恍惚者谁耶?修丹者修此恍惚,学道者学此惚恍。“知君夙植英灵骨, 所以教君学恍惚, 含元殿上水晶官, 分明指出神仙窟”。可知恍惚者, 真阳发动也。第三句分明指出真阳之气即水中金一物, 成

道乡集-丹法纂要.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fjmvg96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