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星河古城觅踪.pdf.pdf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遗址寻踪 20世纪 80年代考古人员循着历史的脚步来到中原的七星河畔发掘确认了处 1 700年前的遗址群凤林古城和炮台山七星 62 2009年 04期七星河古城觅踪祭坛这重大发现改写了北大荒的文明史也给人留下了个个谜团据考证古城坛为汉魏时期挹娄人(后称为勿吉人)所建城在河的北岸坛在河的南岸城坛结合格局独特虽彼此两岸相望却浑然体规模宏大气势壮观可谓东北亚极边地区的王城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是能耕种善渔猎会骑射的挹娄人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作安居乐业创造文明发展壮大逐步走向国家建制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先民们只在此居住了短短的 200余年便突然离开家园不知去向约 10万人口连同古城起神秘消失这就是考古学家给人们提出的大悬念七星河的名称出自北斗七星发源于完达山西北边缘的七星砬子全长 22 5千米流域面积 3816平方千米所及之处正是被人们称为千古荒原的北大荒近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江平原发现了 6 00余处古遗址七星河流域就占 340余处其中最有价值最让人感到迷惑的就是凤林古城和炮台山七星祭坛凤林古城位于七星河北岸 150米的地方距黑龙江省友谊县成富乡凤林村约 300米地理坐标为东经 131 50 45 北纬 46 36 130 海拔 839米总面积约为 l 136250平方米形似九曲连环城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玉器铁器■李丹李祥铜器等生产生活军事艺术用品如石凿石磨骨锥骨镞骨匕骨箭头陶碗陶豆陶马陶猪玉蝉玛瑙铁刀铁钩铁铠甲铁箭头铜铃双耳铜釜等器物 16 00 余件遗址共发掘出半坡式房址 40余间灰坑 40余个 20 00年又发现了座近 70 0平方米的半地穴大房址被认为是王者的宫殿古城中心区面积约 28000平方米四周为护城壕和角楼从出土的文物和规模看当时古城人口约 10万为挹娄文化的发源地与凤林古城隔河相望的炮台山七星祭坛史称巴如古苏霍通即对面城之意凤林古城与炮台山七星祭坛为同城堡的两个组成部分七星河流淌在中间将其分为二城南坛北城方坛圆正合王宫居北祀天位南和天南地北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炮台山古城位于七星河南岸 2 00米处海拔高度为 1 196米总面积约 4796 0 0平方米城垣大致可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最具特色的是上层内有 8个直径 6 米 8米深 05米的天坑经天文考古学家断定这是用来祭拜北斗七星的祭坛其中的 7个天坑组合为北斗七星状但却是距今 4 5 00年前的星象另 1个天坑表示北极星但并不是今天北极星的位置七星祭坛依山傍水侧对凤林古城顶朝北天穹是祭祀北斗七星的理想场所七星祭坛的规模气势在中国乃至世界同类祭坛中都是屈指可数的古人因崇拜北斗七星从而修筑了七星祭坛后人又将其延伸发挥衍生出七星河七星泡七星镇七星矿七星砬子等地名古城的居民为何要离家出走?是自然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是主动撤离还是被迫离去?走出后为什么不再回归使这里变成了千古荒原?虽然有关专家学者对此提出各种见解但都未能最终给出确切的答案七星河是条深邃而亮丽的河流恰似天上的银河微缩到地面七星河又是三江平原的条母亲河它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两岸人民得天独厚的七星河畔集古老新奇幽静绿野富美为体给人博大辽远开阔神秘如人人间仙境的感觉七星河有着段美丽的神话传说在遥远的年代七仙女下凡看到这里有片鲜花绿地唯独缺少条河流就把玉带抛落其间化作美丽的七星河七仙女顷刻被这花草丛中的七星河美景所吸引不愿返回天庭想留在

七星河古城觅踪.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