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气气浮除油是经过释放溶于水中细小而分散气泡粘附污水中经过混凝剂凝聚分散油和悬浮物成为漂浮物,从而使油和悬浮物从污水中得到分离。这一过程大致由四个步骤完成:向处理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污水中微细油粒及悬浮物凝聚成为大含油絮凝体;溶入空气水减压释放出大量分散细微气泡;细微气泡和油及悬浮物组成絮凝体碰撞粘附;粘附絮凝体在气泡带动下,漂浮于处理水表面,从而完成油和悬浮物和水分离目标。1、空气溶解程度空气溶解于处理水中量,用空气对水溶解度来表示,影响溶解度原因关键是污水压力和温度。和压力成正比,和温度改变成反比,而溶解速度则和空气和水接触界面相关。通常见溶解效率来表示空气溶解程度高低。2、污水中油珠等物质和气泡黏附条件污水中油珠等物质能否和气泡黏附,取决于该物质能够被污水润湿程度。疏水性物质易于被气泡粘附。对于亲水性物质,必需向水中投加混凝脱稳剂,使其表面改变为疏水性方能和气泡粘附。3、气泡分散性和气浮除油效果在气浮过程中,需要形成大量微细而均匀气泡,才能作为载体和被浮物质粘附达成气浮分离目标。微气泡量越多则气泡和被浮物质接触、粘附机会也越多,有利于提升气浮效果。气泡分散性是控制气浮效果关键原因之一。油田采出水,也称油田污水,通常指从地下采出含水原油“采出液”经电脱水,分离出水称为油田污水一、 油田采出水废水处理工艺概述因为采油方法、原油特征、地质条件不一样,油田采出水水质差异较大,但其也有共性成份,比如:①含油量高,通常在1000mg/l以上;②悬浮物含量高,颗粒细小,沉降缓慢;③矿化度高,通常在1000mg/l以上,高达14×104mg/l,加速了水处理设备腐蚀;④结垢离子浓度高,含有Ca2+,Mg2+,Ba2+等;⑤COD浓度高,其中有机成份较多。由油田污水特点可知,除油是该废水处理关键步骤。原油废水中以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为主。现在多采取两级除油法,即一级重力除油,二级混凝破乳除油。一级重力除油关键设备有立式除油罐、斜板隔油沉淀池及粗粒化除油罐。该级关键用于去除绝大部分浮油及大部分分散油。二级混凝破乳除油加混凝破乳剂(关键有铝盐、铁盐两种无机混凝剂,有机聚合物破乳剂)反应8~10min,使乳化油凝聚成份散油(即外观为絮花状)。依靠气浮方法使破乳后分散油浮起,完成油水分离。传统水处理工艺中,这一段为混凝沉淀。依据油田回用水标准,其SS﹤3mg/l,Oil﹤5mg/l,气浮出水(或混凝沉淀出水)均达不到此标准,所以还须进行过滤等深度处理。若外排,COD超标时,还须生化处理。传统油田污水处理中,混凝破乳除油这一段,采取混凝沉淀。由上面废水性质分析可知,其关键杂质油比重靠近于水,浮油在液面上,分散油及乳化油在水中展现相对稳定状态,其自然沉降时间长达2~3小时,一次性投资大。该法对于大油粒、乳化程度小废水油一定去除效果,但对于乳化程度高废水,其去除效果不佳,去除效率很低。用气浮工艺替换沉淀工艺时,其负荷达7~10m3/,其面积为沉淀1/7~1/8,QF型停留时间只有5分钟、SF型为30分钟,相反沉淀为2-3小时,而油田污水水温较高,约35℃﹤a℃﹤45℃,水质夏季易恶化,严重影响出水水质。用气浮工艺替换沉淀,即使电耗有所增加,但因气浮对于SS去除率极高,对于分散油去除率也很高(﹥90%),所以较沉淀相比,大大减轻了废水后续处理负荷。从整体平衡考虑,虽电耗有所增加,但降低了基建投资,降低了污水站占地面积。油田污水在处于二次、三次采油期时,回流水中含油大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水粘度增大,油水分离愈加缓慢,因大量表面活性剂加入,使油水乳化程度愈加严重,用传统混凝破乳沉淀方法已极难适应废水改变。用气浮,加上高效破乳剂,才是该类废水最好、最经济处理方法。现在很多油田已开始动用稠油储量,扩大了蒸汽驱采规模稠油废水中含油量更达(4000-10000mg/l),温度更高,稠油相对体积质量和质量和水靠近(≥),所以重力分离已十分困难,QF型气浮及SF型气浮因其卓越处理效果,成为处理该段废水首选。气浮理论工艺(上半部)第一编 气浮工艺 气浮处理法就是向废水中通人空气,并以微小气泡形式从水中析出成为载体,使废水中乳化油、微小悬浮颗粒等污染物质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一起上浮到水面,形成泡沫一气、水、颗粒(油)三相混合体,经过搜集泡沫或浮渣达成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目标。浮选法关键用来处理废水中靠自然沉降或上浮难以去除乳化油或相对密度近于1微小悬浮颗粒。 气浮法广泛应用于含油废水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只能去除颗粒大于30~50微米油珠。小于这个粒径油珠含有很大稳定性,不易合并变大快速上浮,称为乳化油。乳化油易粘附于气泡,增加其上浮速度,,,粘附在气泡上后,
溶气气浮除油新版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