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学校试验汇报试验课程地震地质工程试验名称浅层地震物探试验地点学生姓名组长指导老师试验时间03月26日一、试验目标经过教学试验实习,目标是使同学对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掌握,了解浅层地震仪器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选择;了解浅层地震勘探激发条件选择,检波器安置条件;地震反射波法野外资料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整理和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过程。二、试验内容1、使用浅层物探设备对xx场地进行试验,掌握浅层地震物探技术方法2、使用Geogiga软件对所采集数据资料处理(反射波法)三、,波阻抗是介质速度和密度乘积。含有一定厚度地层和相邻地层存在有波阻抗差异时,才含有开展浅层地震勘探前提。只要波碰到弹性性质不一样分界面,就会有反射界面。、平均密度和波阻抗改变范围。/(m·s-1)密度/(g·cm-1)波阻抗/(104g·s-1·cm-2)土壤200---16砂层300---26黏土1800------112石灰岩3200---165岩盐4500---121结晶岩石4500---204第四系覆盖层和基岩、砂和粘土、砾石层和粘土、砂层之间有显著波阻抗差异和波速差异,各层含有一定厚度时,均可形成反射界面;有断层、破碎带等地质结构情况时,在断层面上会产生断面波、弯曲界面上会产生回旋波、在断点和尖灭点上会产生绕射波等,所以来自断层面或特殊地质结构面上反射波会有显著异常;当疏松覆盖层或风化带饱含地下水时,其波速将会显著地增大,对和P波来说,潜水面就是一个显著波阻抗界面;通常基岩各风化层间从上到下通常含有速度和密度递增趋势,多数情况下基岩风化层存在3~4个速度或波阻抗界面,这些界面常和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界面相一致或相靠近;以上地质条件均为地震勘查提供了物理条件。。在地表向下激发地震波,当地震波向下传输碰到弹性不一样分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地震勘探仪器统计这些反射地震波。因为反射波在介质中传输时,其传输路径、振动强度和波形将伴随经过介质结构和弹性性质不一样而改变,依据接收到反射波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就能推断解释地层结构和地质结构形态,而依据反射波振幅、频率、速度等参数,则能够推断地层或岩石性质,从而达成地震勘探目标。(),一部分能量被反射,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而继续传输。在垂直入射情形下有反射波强度受反射系数影响,在噪声背景相当强条件下,通常只有含有较大反射系数反射界面才能被检测识别。地下每个波阻抗改变界面,如地层面、不整合面(见不整合)、断层面(见断层)等全部可产生反射波,在地表面接收来自不一样界面反射波,即可具体查明地下岩层分层结构、断层特征及其几何形态。四、-Land采集系统介绍此次浅层地震勘探试验使用是美国SI企业S-LAND工程地震仪。和传统检波器组合技术相比,S-Land数字检波器技术含有两方面优势:①模数转换在检波器上完成,避免大线传输过程中干扰;②数字检波器静校叠后输出波形比传统模拟检波器组合分辨率更高。关键技术指标:输入阻抗:1kΩ电容:5纳法模数转换:24位Δ-Σ模数转换器前置放大倍数:0dB,12dB,24dB,36dB输入信号水平:0dB 5Vpp12dB :自动校正采样率:,,1ms,2ms带宽(-3dB):428Hz阻带衰减:(-6dB增益下高于Nyquist频率测量)>130dB通带纹波:(低于400Hz):线性抗干扰能力:抗220V/380V,50Hz/60Hz工频干扰信噪比:(均方根比值800Ω终端输入)0dB123dB(经典)>120dB12dB122dB(经典)>118dB24dB115dB(经典)>112dB36dB103dB(经典)>100dB数据传送速率:100mb/s数据统计:连续、无间隔、实时数据统计电池电压:输入12V(带保险丝)功耗:<250mW工作温度:-40~75℃操作系统:Windows7震源:锤击震源采取5kg大锤。-,数据处理采取是骄佳技术企业(GeogigaTechnologyCorp
2021年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