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提纲
城镇化的内涵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三、我国城镇化的阶段
四、传统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
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人类聚居场
所从农村形态向城镇形态转化为本质的演进过程。
在现代意义上,城镇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一种社会发展现象。据联合国《城市化报告》
(2010):180年全球城镇人口500万,‰;,城镇
‰;2009年全球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人类进入城市时代。
纵观全球的城镇化进程,经
历了从西欧发端,逐步向欧
洲其他国家、美洲、澳洲扩
000
展,进而波及亚洲和非洲的
200
1
o04000g
发展过程,并表现为四波浪
前人口自万)多人口值万=化事=多人口比重;%
城镇的特征:
,体现出环境的高组织化和物质设施的
集聚化。
,集中程度远高于乡村,职业多元化
家庭规模小型化、结构简单化。
,发展水平总体高于乡村;经济部门门
类齐全、功能完备,经济结构上以第二、第三产
业为主,具备发达的制造业、商业和服务业。
工作专门化
交往多样化
多元性
开放性
技术性和商业性等特点。
城镇化的本质
城镇化是基于工业革命以来的城乡区别,在一定地
城范围内形成城镇文明的过程,具体而言,就是一定
地域在载体上、人口上、文化上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
各方面向具有城镇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动
态的过程。
具体表现为:(1)绝大多数农村人口逐渐进入城镇生活并与市民融为一
体;(2)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并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3)农村的
地域自然景观、产品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体系、行政管理制度等
等也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变化,使整个社会形态由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的城市
社会转型。
城镇化的重要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2)城镇数量增加;(3)
城镇用地面积扩大;(4)城镇产业结构升级。
城镇化是“五个过程的统一”:第一,城镇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
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
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镇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
程;第五,城镇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的度量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规律
城镇是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心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
的必然结果;
城镇是人们追求幸福
生活的自觉选择;
城镇得以健康、顺利、
持续发展壮大的条件
城镇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心
城镇是一定区域要素
煳城化酸前进
集聚的结果。因此,城镇
的形成过程是区域经济社
会发展所自然形成的中心。
■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H Chenery)发现经济发展
斯·钱纳里
关系,即人均GDP越高
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的
更高品质也会促进经济发展,两者互相促进
互为因果
■城市作为物质空间载体,能够提供现代经济和
株奢改低率绞高的咬
城镇化是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初期阶段。判定标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
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犹如同的比重在30%以下。该阶段农村人口占绝
胞兄弟,同生共长: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城镇化是对优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
工业化的空间落实,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
缓慢,因此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
从人类堿镇化阶段性看:城镇化发展呈现典型的s型曲线,间城镇人口比重才能提高到30%,表明该
在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前期,工业化是城镇化的主
国的城市化刚刚起步
中期阶段。判定标准是城市化水平在30
动力,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进程往往呈明显的正相关
70%之间。该阶段由于工业基础已比较雄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完成)阶段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城镇
人口比重可在短短几十年内突破50%而上
升到70%。
计长黛
80
乡村间城市的人口转形发达达到
70%以上。该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成熟期,
空瞧村(农业
(工业)
农村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已经不大。
发展中
为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
新型城镇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