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花未眠2 高三语文教案.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花未眠2_高三语文教案花未眠2_高三语文教案_范文先生网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够通过感知,升华到分析概括,进而理解课文主旨 
     2、找到并揣摩有含义的语句,提高品味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主旨及思想感情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海棠》中的佳句,他半夜醒来,点起蜡烛,原因是担心花儿睡去,花儿是不会睡的。千年以后,日本作家发现了凌晨四点海棠的美,心灵有所启迪,写下了随笔散文《花未眠》,这位作家就是196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川端康成。
板书课题:花未眠 川端康成
二、检查预习
1、 字词
⑴壁龛(kān) ⑵ 绽放(zhàn) ⑶邂逅(xiè hòu) ⑷陶冶(yě)
⑸拙劣(zhuō) ⑹ 迥(jiǒng)然 ⑺ 拜谒(yè)
2、 解释
⑴不可思议(荒诞,出乎常情) ⑵众所周知(人人都知道)⑶邂逅(不期而遇) ⑷迥然(相距很远)
⑸难能可贵(做了难做的事,很可贵) ⑹陶冶(培养)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引子:作者在旅馆中,清晨发现“花未眠”,“大吃一惊”,由此产生了新发现,什么新发现?
(明确:“自然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3节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5节
2、作者由花联想到文学,他指出了一种不良现象,什么现象?
(明确:人们观赏画中花,不留心欣赏真的花。
3、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说明只有走进现实中去才能产生真知,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 ⑴李迪等人(画)、罗丹等(铜像)——对自然美仔细观察创作出优秀作品,也让人领略到自然美
⑵宗达(自家小狗对比)——肯定宗达的写实精神、细致观察
⑶长次郎(茶碗)坂本二郎(画)——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是融合的,相得益彰。
4、举了这么多例子,作者要说明什么?
(明确:自然美与艺术美是相通相融,相得益彰的
5、又联想到自己的一次游玩,在游览中发现了什么?
(明确:自然总是美的,这种美只是某些人看到罢了。
最后一段:照应开头,突出美是无限的是邂逅所的,是亲近所的。 
  附板书:花未眠 ——自然美无限,人感受美有限
                              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联想文学——人们观赏画中花,不留心欣赏真花
(例)李迪等(画)、罗丹等(铜像)—观察仔细 自然美艺术美
宗达(小狗)——写实 相通相融
长次郎(茶碗)、坂本二郎(画)—在我心中相互呼应
联想游览——自然总是美的,只是某些人看到
四、研读课文
1、讨论三个观点之间的联系。
(观点⑴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
⑵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需要反复陶冶。
⑶艺术美与自然美是相通的。
明确:告诉我们美是无所不在的,应该提高审美能力,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这也是课文的主旨所在。
2、讨论一下几个句子的含义。
⑴ 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
(明确:它的哀伤来自无人欣赏,凌晨四点的海棠美丽芬芳,却少人喝采,作者为人而哀。 ②花到开时离败不远了,作者移

花未眠2 高三语文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蓝色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11-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