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侵占问题
股权再融资
122049尤晟
目录
优序融资理论
02
股权再融资方式简介
03
“新发行之谜”
04 I
股权再融资中的大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
05
案例分析一中国南车股权再融资
06
改进建议
优序融资理论
内部融资
优序融资理论
债务融资
股权融资
企业通过发行股票融资时,会被市场误解,认为其前景不佳,由此新股发
行总会使股价下跌(“新发行之谜”)。但是,多发行债券又会使企业受
到财务危机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著名的“优序融资理论”,也
即“啄食顺序理论”。该理论包括三点结论:。2
公司偏好使用内部的留存收益。。可是,在
些上市公司情况恰恰相反,往往会选择股权再融资
股权再融资方式简介
配股
股权再融资
公开增发
增发新股
定向增发
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之初就有了股权再融资,但融资种类单一,只有配股
种股权再融资方式。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股权再融资种类越来
越多。公开增发在1998年开始实行,而定向增发在2006年也成为我国
上市公司的另一融资选择
新发行之谜”
研究表明不同融资方式的股权再融资表现了明显不同的宣
告效应:公开增发的公司普遍表现出负的宣告效应;定向
增发的公司普遍表现出正的宣告效应,尽管不同融资方式
的股权再融资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宣告效应,但是这些方式
融资的公司都经历了长期会计业绩和股票业绩的显著下滑,
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新发行之谜”。
般权再融资中的大股东侵占小般东利益
股权过于集中于大股东,容易产生大股东侵占现象。有学者甚
至断言:“世界范围内大公司的核心代理问题已不再是Ber1e
和 Means时代外部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而是几乎
控制经理人员的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大量的
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大股东侵占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
■长期以来,不论是股改前还是股改后,中国特有的股权分置制
度设计以及亟待完善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管体系使得
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加突出
般权再融资中的大股东侵占小般东利益
股权再融资过程中大股东产权侵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主观上的利益驱
使以及客观上的法律惩戒。一方面,无利可图情况下大股东不会实施
产权侵占,利益驱使是大股东产权侵占的内在和主观原因。另一方面,
利益驱动下大股东有产权侵占的动机,但不等于侵占一定得以实现。
大股东产权侵占能否得以实现还取决于大股东产权限制程度以及法律
惩戒力度,法律惩戒不力是大股东产权侵占的外在和客观原因
主观利益驱使(股改前与股改后)
侵占因素
客观法律制裁
般权再融资中的大股东侵占小般东利益
■股改前的利益驱使
股权分置状况下股权再融资是大股东摄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分置的股
权结构决定了大小股东不同的利益取向。。配股和增发是大股东实现
其拥有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便捷途径,为了实现配股或增发
上市公司往往通过盈余管理的手段调节利润。增发或配股后非流通股
东拥有上市公司的权益明显增加,而中小股东的权益则因为增发带来
股价的稀释而显著减少,因此频繁地增发和配股实质是大股东对小股
东的产权侵占。
■增发前提:增发价格大于增发前每股净资产
般权再融资中的大股东侵占小般东利益
■股改前的利益驱使
股权流通状况下股权再融资冋样可以成为大股东摄取利益的重要途径。
这种利益摄取主要表现在公开增发和向大股东发行的定向增发上。若
公开增发公司融资前调高公司盈余以提高发行价格,大股东受益新股
东受损,而向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公司融资前调减公司盈余以降低发行
价格,大股东受益而其它股东受损。
般权再融资中的大股东侵占小般东利益
处罚时违法时违法事罚款或市场禁移送司
客观法律制裁精密股20199中报不公司主要负否
负责人责人
华信股2006
2001
不实披公司及否
负责人
湘火炬
200
申报不公司及否
配
负责人
股重庆实2005200假信公司及主要负否
处
负责人责人
罚
吴忠仪200
2003
不实披
司及否
主
负责人
要
丰乐种
1997
虚假信公司及主要负否
负责人责人
况
银广夏2002
1998
调节利公
主要负
责人
济南轻2003
不实披公司及否
负责人
桂林集2002
不实披
琦
负责人
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侵占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