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洱市维护社会稳定“三五”工作法孟连“7? 19”事件后,普洱市委、市政府及政法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痛定思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深入剖析问题根源,针对政法工作特别是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群众性特点,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用群众工作统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将政法工作融入到群众工作中, 增进党群、干群、警民关系和谐,实践探索出了一套“为民服务五项制度”、“化解矛盾五项机制”、“处置事件五个到位”行之有效的维护稳定“三五”工作法,推动了全市政法工作的科学发展,为维护全市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要求,全市政法部门要继续总结推行维护稳定“三五”工作法。一、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为全面掌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警民关系, 实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一)民情责任区制度全市划分为乡村两级民情责任区,实行分级负责制,所有责任区实行责任人全覆盖。市、县挂钩乡(镇)的领导为乡级民情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乡(镇)主要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市、县直属部门和乡(镇)的领导为村级民情责任区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委员会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县(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既承担本责任区责任,又对辖区内的民情负总责。责任人深入责任区开展民情调研、民情收集、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回复、民情归档工 2 作,全面了解掌握收集反映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群众诉求等社情民意,认真梳理、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及时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二)人民勤务员制度全市各级机关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村(社区)干部和大学生村官都是人民勤务员,人民勤务员每年深入责任区或挂钩联系点市级单位不少于 20天、县级单位不少于 1 个月、乡(镇)单位不少于 2 个月。勤务员深入责任区了解民情, 做好记录访民情、解民忧、办实事好事等事项的民情日记; 同时,勤务员深入群众,做到“四必熟、五必到、六必访”, 即: 村两委干部必熟, 党员和村民代表必熟, 村民小组长必熟, 重点农户必熟; 安排工作必到, 召开会议必到, 发生事件必到, 举行重要活动必到,解决重要问题必到;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老党员必访,刑释解教人员必访,服刑人员家庭必访, 对政法工作有意见的必访。(三)民情联席会制度全市各级各部门定期召开专题民情联席会议。市级半年召开一次,县(区) 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 两个月召开一次, 遇到重大民情事项随时召开。联席会议了解掌握、收集分析本级责任区民情动态,结合实际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研究下一级上报的有关民情事项的热点、难点问题,统筹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本级责任区重大民情事项,研究制定利民惠民措施。联席会议研究事项形成会议纪要, 督促责任人和有关部门抓好落实, 无法解决的民情事项及时上报上级党委、政府。(四)民情巡视员制度 3 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政法干部组成民情巡视组, 定期不定期开展巡视工作,全面了解责任区民情舆论动态和民情动向,检查责任区责任人、人民勤务员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督促责任区民情事项处理、民生问题解决。(五)民情考测评制度对民情责任区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测评,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实地检验的方法对两级责任区民生问题的解决情况、人民勤务员履职情况、党员干部、政法干警的作风状况等进行测评。进一步促进干部作风转变
维稳“三五工作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