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运作与思考
顾亚婷
(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摘 要:根据高校体育的培养目标以及教育改革方向,结合社会发展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本文就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间的关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体育教育中的思想与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实施; 综合素质;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目的,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办学宗旨的,在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生活技能素质、社会交际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等等,素质教育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对教育的巨大冲击,也体现了人们对提高民族素质的不懈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与习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1]。加强素质教育,是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也是体育发展的需要。
从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定义可以看出,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外延,是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指出“一切皆修身为本”。用今天的观点分析,它不仅道出了人才培养需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即“养性”;而且要加强锻炼以具备强健的体魄,“修身”也即“育我之本”。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全面、综合的素质。
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上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受到很大的冲击,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忽视劳育、美育。导致学生身心未能全面发展,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结构。而体育正是通过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学生体质,以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系统锻炼身体,促进体格健康,全面发展体力,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促进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为身心的充分自由发展奠定基础。
素质教育是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体育是教育的一环,但体育并非在教育中独立存在,体育目标所涵盖的范围,不仅仅是身体机能的发展与保健,它还是唯一以驱动身体的方式,实施教育目标的课程[2]。它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体育活动之中,并将素质教育落实于运动场上。从育人出发,以身体锻炼为特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强调育体与育人的一致性,由此观之,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人的全面素质。
综上所述,体育与素质教育各因素互相渗透,共同促进,辩证统一,体育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重视学校体育,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寓德智于体,融美劳于体,以体育为载体塑造完整的、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促进教学改革进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教学改革,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即思想、能力、身体素质)既是改革的实质,也是体育教学改革尤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它们既相互联系,又互相促进,同时又相互渗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像一台机器,需要各个部件完整才能正常运转一样,不可偏废。一个教学过程,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还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假如一个人有着非常好的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但思想品质恶劣、败坏,他又怎能很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呢?也只能是“次品”一个,反之,思想品质好,却口不能讲,身不能做,做什么都无所适从,同样不是合格的人才。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只有积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独立思考,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从而适应当代科学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挑战[3]。这是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只有如此,才能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达到培养目标的完成。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有机整体,它们只有形成一个共同的整体,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综合素质是由众多的单项素质所组成的整体,其中各项素质在实际运用中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对它们进行全面地了解和认识,才能在宏观上加以提高[4]为了清楚简要地说明问题,见综合素质系统结构图。(图1)
综合素质
身体素质 能力素质 思想素质
弹 耐 速 力 柔 运 裁 创 指 科 组 组 奉 遵 生 意 道
跳 力 度 量 韧 动 判 造 挥 研 织 织 献 纪 活 志 德
素 素 素 素 素 训 工 能 能 能 竞 教 精 守 作 品 品
质 质 质 质 质 练 作 力 力 力 赛 学 神 法 风 质 质
能 能 能 能
力 力 力 力
图1 综合素质系统结构图
3. 体育教育中思想与文化素质教育
思想素质教育分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两方面。政治思想教育主要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继承优良传统。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包括:待人有礼,遵守社会公德,
阅读正文--中国高校体育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