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初一英语教学反思
陈炜华
从毕业到现在已经过了近一年多,也为初一的学生做了一年的英语教师,在这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无论从教师还是英语教授中都有了更深的体会。
首先从学情分析,七年级是小学进入初中,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由于我所在的学校是12年制的学校也就是从小学到高中一体,所以班级中有近一半的学生是从本校的小学直接升到中学,而另一部分学生是由周边的农村小学和其他学校升到初中的,本校小学毕业和外校小学毕业学生在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成为老师班级管理和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校生源基本来自于附近工厂和家属区的工人子女,独生子女较多,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对孩子的学习重视度较高,学生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很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较好。而周边收入的学生大部分是来自农村家庭,父母多半是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看管,多数孩子不是被长辈宠坏就是不被父母监管,孩子的学习不受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孩子没有很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经常出现打架斗殴和不良均分差距在15分,所以在初一阶段,教授知识是次要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知道自己在学校应该做什么应怎样做,在学习中应怎样学,改掉自己以前的不良学习习惯,如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作业抄袭,上课说话等不良习惯。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先要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环境和各项制度,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初中生活打下基础。
其次就其学习活动而言,学习科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知识的幅度和深度呈螺旋式上升的数学、语文外,又一种新语言——英语,走进了课堂。初一学生在小学接触过英语的学习,但发现升到初一再去教授时,学生掌握知识的差别很大,有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在校外补习英语,所以在第一次摸底测试中,他们已经将初一的英语知识掌握的八九成了,可又有的学生甚至连26个字母的读音书写都还不会,对背单词更是痛苦万分,很难记住也很难应用,所以这也在英语教学中给老师一种尴尬的困境,调整进度,设计知识目标成为备课的关键。也有的学生对英语有一定的好奇心,但一般是一种较短暂的直接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就会有一些学生把这门课当成负担,到初二出现分化,部分学生厌学。作为英语教师,如果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好中小学衔接问题,就会陷入一种盲目的境地,以致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习质量和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经过实践和努力,经过学习师傅的经验,我对自己英语课堂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教学思路,在师傅的带领下,在我的不断反思中,我认为要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学习质量,必须在解决中小学衔接问题中抓好学习英语的“六项起始工程”。
第一,从学生
我对自己英语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