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学及其发展
1.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
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
展
3.教育学发展中的教育专著:( 1)中》,是中国乃至世
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2)教育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于 1632 年撰写的《大教
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专著;( 3)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
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 1806 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
为标志。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4) 杜威也被视为现代
教育的代言人
二、教育及其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
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
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发展经历的阶段: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教育、文艺复兴后的欧
洲教育、近代教育、 20 世纪以
后的教育等几个阶段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
动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影响是置于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
2. 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 1. 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 2. 受教
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3. 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
加影响的桥梁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教
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
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
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素质来提高劳动生
产力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1.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1)科技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科技能够影响
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技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够完成科技知识的再生产; 2)教育
可以推进科学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技研究
的功能
(3)信息技术与教育: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2)信息技
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
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2.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1)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力量; 2)教育具有
双重文化属性
(2)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五、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
至结束的全部过程中, 身心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 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
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
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认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诸
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 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 人
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 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 (2)遗传的差
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
响作用;( 3)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 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教育受成熟制约, 成熟对人的发展有积极的能动
作用,教育以成熟为前提,
同时又要积极、能动的促进个体成熟;
3.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