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 交 礼 仪
主讲:朱炜
第一节 握手的礼仪
引言
握手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最为普遍的见面礼节,在见面、告别等很多场合都需要使用。握手时的位置、用力的轻重、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用目光注视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态度。有时从与对方握手的一瞬间就可以感到,对方是热情还是冷淡,是谦恭还是傲慢,是自信还是自卑,是真心实意还是敷衍了事。所以,握手时的一些礼仪规定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握手的由来
握手最早发生在人类“刀耕火种”的年代。那时,在狩猎和战争时,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伸开手掌,让对方抚摸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礼节。
二、握手的礼仪
在公务场合,握手时伸手的先后次序主要决定于职位、身份。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即尊贵的人有握手的主动权。由尊者首先伸出手来,位卑者此后予以响应,绝不能贸然抢先伸手。
(一)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
(二)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
(三)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无论是在机场还是宾馆还是在家,不管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热烈欢迎,并等候多时了。告辞时待客人先伸手后,主人再伸手与之相握,否则有逐客的嫌疑。
(四)男女之间,女方伸出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社交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除非男性已是祖辈年龄,或女性未成年在20岁以下,则男性先伸手是适宜的。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五)已婚者与未婚者之间,已婚者伸手后,未婚者才能接握
握手的标准方式,是行礼时行至距离握手对象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头微低,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应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晃动三四次,随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
与人握手时,应当神态专注、热情、友好、自然。在通常情况下,与人握手时,应面含笑意,目视对方双眼,并且口道问候。
握手时双方的视线应水平;视线向下表示权威感和优越感;视线向上表示服从与任人摆布。切勿显得自己三心二意。如果迟迟不握他人早已伸出的手,或是一边握手一边东张西望,甚至忙于跟其他人打招呼,都是极不应该的。
向他人行握手礼时,只要有可能,就应起身站立。除非是长辈或女士,否则坐着与人握手是很不合适的。握手之时,双方彼此之间的最佳距离为1米左右,因此握手时双方均应主动向对方靠拢。若对方距离过大,显得像是一方有意讨好或冷落另一方,若双方握手时距离过小,手臂难以伸直,也不大好看。最好的做法,是双方将要相握的手各向侧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后形成一个直角。
握手礼仪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