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的结构与手法.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的结构与手法之
结构
66014
根问方式:关键,诗眼
贯穿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洋
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
200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全国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
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
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理由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分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

领联:微风吹开门,吹动竹子(引起怀念故
友之情)
颈联:微风吹落枝上露水(清在阶下青苔
尾联:希望微风吹进帘幔(拂去琴上尘埃)
划分层次
,然后回答问题。(8分)(全国卷2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分几个层次其实就是分段,既为一首题画诗,当然就是前两
联描写画作的内容,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是诗歌鉴赏题答
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譬
如回答诗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除了将这种思想感情的
率称答出之外,还要根据上下文回答作者为什么有这种感情:回
答诗句所用修辞手法时,要尽量分析各个意象在这种修辞中所扮
演的角色和这种修辞的好处。联系诗文作答是鉴赏分析的必然步
因此。回答此题时,画作内容一定要答出具体内容就是石、竹、
牧童、老牛。
开头结尾线索过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领
卷)
东坡①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
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整体作用)
猫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景)营造了
科清明幽静的气氛,(境)以映衬作者心灵
澈的精神境界。(情)(局部作用)(3分)

古诗的结构与手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rterye
  • 文件大小3.17 MB
  • 时间2020-1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