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每每谈到历史,总会有 “历史往往被冠以太多的名目”的想法。当时事、当时人的当时感情很难用客观的笔墨描出。中国自古便有史官,开始还能言符其实,实录君王之言行,直指君王之过。然而帝王和史官,一个要“自称我长”、“隐恶扬善”,一个要“直书其事,不掩其瑕”;一个要文过饰非,一个要“君举必书”;一个要为自己树碑立传,一个要对后人“申以劝诫”。两种目的,两个标准,南辕北辙,形成两种力量的尖锐矛盾和较量。较量的结果,常常是权力压倒亢直者,屠刀强过笔杆子。可见,历史并不都是真实,往往带有某些人的某些主观意愿。  
说到这,读者大概知道我的意思了。所谓历史,往往带有某些主观的斧凿,即便是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搜集历史的手段不少来自“道听途说”,甚至篇末都用“太史公曰”来诱引读者的思维。当然,我这里不是否定司马迁在搜集史料过程中的艰辛,而是这种搜集方式,的确存在不真实的因素。  
关注历史细节,还原历史真实,是我党务实作风的进一步体现。关闭一切杂念,翻开《党史细节》,聆听我党的历史,内心不乏感慨。  
没有人不食人间烟火,更没有人永远冰清玉洁。我们看待人,或者事物,要学会接纳和宽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中共一大至五大最高领袖的陈独秀,也有不为人知的龌龊一面。为了给自己兼职的预科大学筹集资金,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共一大,而是派了两个代表去参加。这无疑说明了我党在成长期的个别人不成熟,也反映了知识分子和革命家的不同。作为知识分子的陈独秀,见了情人,可以忘记自己中央机关的总书记身份;和女护士待在医院,可以忘记自己要做的工作。细节之处,可见陈独秀对于党政工作的态度,也可见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某些领导人思想境界的高度,更可想象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  
真正的读书,需要用心去接触作者的心灵,需要在心与心萌动的同时,从琐碎的文字中找到一条让自我不断提升的道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原因在于每个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水平不同。有些人看《党史细节》,为的是娱乐,挖挖这个伟人的隐私,偷窥那个革命家的风流韵事;有些人看《党史细节》,为的是炫耀,好在大众前增加谈资、表现自我……  
其实,读书的真正目的要于己有益,垃圾食品或者没营养的东西尽量少吃或不吃。我读《党史细节》,则希望从历史的细节中,从历史人物一言一行里,读出领袖和伟人真实而感人的风范气度。  
如今的风和日丽,人民安居乐业,来自于一个转折点,那就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艰苦卓绝的去战斗,需要的是何等的气魄。反思自我,常常为困难所迫,无法突破某些困扰。而我们的领袖呢,率领的是全国四万万同胞,用的是小米加xx,吃的是野菜,啃的是树皮。面对“穷山恶水”和敌对势力,我们的领袖没怕过,没怯过。在面对敌对势力过于我方几倍的情况,我们的领袖用他的哲学和浪漫主义的思维,在一场又一场战役中,灵活运用战术,以农村包围城市、蚂蚁吃大象的战略,歼敌于意料之中。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我军一改以往打软不打硬的战略战术,集中优势兵力,以20万对国军40万之众,全歼敌整编74师。这是以

党史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456465
  • 文件大小95 KB
  • 时间2020-11-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