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建设工程
软 基 处 理 抛 石 挤 淤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建七局惠新大道及梅湖大道建设工程四标
2016年5月25日
目 录
1、编制说明 3
、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4
、工程地质条件 4
、道路结构及施工范围 6
6
3、施工进度计划 6
4、资源配置 6
6
7
9
5、抛石挤淤施工技术方案 9
、工艺流程 9
、材料控制 10
、测量放样 10
、地表的清理 10
、片石运输及挤淤 10
、沉降观测 11
6、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措施 11
、质量保证体系 11
、工序质量检查程序 11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1
7、安全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16
、安全目标 16
、安全保证体系 16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20
8、环保水保措施 24
、环保水保机构 24
、环境保护的措施 25
、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环保体系 25
、施工作业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25
、水土保持的措施 27
、加强制度措施的落实 29
9、文明施工 30
、文明施工措施 30
1、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
,施工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资料;我单位历年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及方法;以及多年来从事类似道路的施工经验。
、验收标准。
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⑵《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
⑶《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⑷《公路土工试验规范》(JTJ051-93)
⑸《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
⑹《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⑺ 其他相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2、工程概况
、工程地质条件
路线内地貌单元主要为冲积平原及剥蚀丘陵地貌与丘间凹地。路线属新建工程,沿线表层多为素填土层,上部多有植物。
本区南临南海,北界近北回归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潮湿。据近6年(2006-2011)
资料,℃,℃(2008年7月26日),℃(2010年12月17日),偶有霜冻。夏季从4月中旬一直持续到10月下旬,长达180天,10月下旬进入秋季后,除特冷年的1~2月份偶有不连续的2~3月的短暂冬季外,基本上是秋春相连,长夏无冬。受季风影响,降水具有雨量多、强度大、季节长、雨日多、时程及分布不均等特点,, mm(2006年7月15日), mm,年降雨120~150日,集中于5~9月,%。 mm,~,年平均湿度79%。月相对湿度有时可达89%。风向具明显季节性,夏季多东和东南风,冬季多北和西北风,,最大风力7级,南部的沿海地区多台风,可达10~12级,(2009年8月)。
区内列入等级的通航河流为东江。其余为中、小河流、水沟及灌溉渠,均系由暴雨径流汇集和为满足农业用水构成的地表水系。
区内水资源尚丰富,地表积水分布在沿线各沟、渠、河流、水塘等。
区域内对路线建设、运营影响较大的气候因素主要有台风、雷暴、暴雨等。
⑴ 地表水
路线经过区地处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水系较发育,为东江水系。沿线可见有水塘、沟、渠及河流等,水量变化较大,受季节性控制。
⑵ 地下水类型
根据路线所经地区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层物理性质和地下水动力特点,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二类。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冲积平原区及丘间凹地,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的砂、圆砾层,富水性、透水性较好,水量丰富,局部地段具承压性。
基岩裂隙水主要含
抛石挤淤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