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摘要: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是时代所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则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必然性和紧迫性,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政治,以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对于贯彻党中央的部署,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动性,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政治 制度建设
1 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一段时间以来,“”一词的关注度逐渐升高,研究问题也成为了理论界的热点,各种观点、见解层出不穷,正误交织。然而,如何正确理解本身的含义并指导我国的政治建设,首要问题就是要搞清到底是什么。不是任何国家、任何制度的专利,在问题上,既不能妄自菲薄,又不要固步自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形式决定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容,人民体现在国家形态上,表现为国体是人民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国体、政体相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的表现形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靳旭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河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10年6月,第3页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并明确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十七届二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涵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了我党未来坚持改革开放的突出任务。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专政。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实现和发展人民为己任。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出了适合我国国情、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实现形式。1949 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我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政治的伟大跨越。20 世纪70 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领导人民进入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朱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思考》,黑河学刊,2011(9)
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政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前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人民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在我台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