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M角度看工程项目管理的教训
摘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压缩,必须从管理上抓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现就管理中的教训浅谈一些个人见解。
关键词:工程项目 项目管理
当今建设工程承包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竞争激烈,造成参与项目的各方包括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和施工单位,利润空间压缩,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必须从项目管理上加大力度,向管理要效益,因此项目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在此就项目管理的一些基本教训阐述一下个人见解。
一、 项目管理自始自终要有切实可行的合理计划
对这条的理解是这样的:
1. 项目必须要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没有项目执行的标准,也就没有绩效的评估,更谈不上控制,因此没有计划的项目就是失控的项目,是不可想象的;
2. 项目计划从启动时就应该编制,并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随着项目的进展,工作分解结构WBS的细化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在项目生命期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的;
3. 项目计划的编制是全员参与的,全员不仅包括建设单位项目团队成员,也包括支持项目的其他各部门和各个承包商、供应商,计划一旦确定并公布,也是全员共同遵守的基准和努力目标,简言之,是项目参与各方对项目的承诺,因此,计划应该是现实的可以实现的,不应屈从于行政压力或迎合上级领导而制定一个空中楼阁式的计划,因为“你可以哄骗和胁迫一个人接受一个不合理的计划,但你永远无法使他做到满足和实现这个计划”,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这类问题比较常见,经常出现的状况是:上级领导或业主方面一个指令或要求,希望项目在某天完成,按照这个日期排定一个计划,尽管这个期限很不现实,然而基于种种原因,项目部依然给出了一个纸面上令领导十分满意的“漂亮的”计划进度表和网络图,但是最终往往避免不了不断的延期,而其他各配合单位和供应商,按照这个“计划”所作的工作由于该计划的拖延往往显得“超前”了,如采购的大型设备依据“计划”到场却不能安装,大量的装饰材料到货而没有场地堆放等,造成资金积压,仓储费用增加,人员窝工,从而引起索赔,进而引起参建各方相互指责,相互扯皮,加大管理难度,增加管理成本。最终,我们看到了这些项目一边剪彩一边赶工,工期目标非但没有达到,反而牺牲了工程质量,增加了工程造价。
二、 将建立和应用计划控制系统作为项目实施的关键点
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在可控的基础上达成项目目标,完成项目工作,因此有了完善的、详细的、现实的计划仅仅是项目走向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计划提供了一个基准,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随时进行监控,发现偏差即使纠正,使项目运作始终在可控基础上,在控制范围内,不至于产生偏差,才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基础。
在工程建设项目中,要做到依据总计划进行定期绩效评估,不仅仅是定期进行挣值分析定期,还要对照施工网路计划检查关键路径的施工内容是否延误,发现偏差即使进行赶工、快速跟进或平行施工等措施弥补,根据挣值分析结果,检查成本是否超支,查找原因,制定纠正计划或更新和重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展。
三、 要有明确的项目目标并制定项目的基础定义工作
如果说项目计划是走向项目目标的“路径”和实施的指导方法的话,那么,项目的基础定义工作就是项目目标和项目产品的具体描述,没有目标和定义,计划工作无从谈起,同样的
从PM角度看工程项目管理的教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